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61. 第 61 章 生病了,来杯万能的开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61. 第 61 章 生病了,来杯万能的开水……(第1/2页)

    天幕下,张仲景正在狂做笔记。

    虽然天幕讲的是他所著作的书,可那也不是现在的他书写的。

    现在的他对于《伤寒杂论》还在整理阶段。

    尚未完成自己的著作,来自日后张仲景的经验对他来说,同样是非常宝贵的,在自己的基础上,他能查漏补缺。

    节省下一部分时间相关汤剂的时间,就能用来将汤剂更加的完善,让汤剂的使用,更容易在百姓间流传,成为家家都能自己掌握的简单治病方剂。

    这样百姓们就不会一味无知的求拜鬼神,任由庸医摆布,最终钱财两空一无所有。

    在张仲景疯狂记笔记的时候。

    被他惦念着的百姓们,也没闲着。

    他们正跟着天幕中展示的方剂计量,药材图片,和药物的炮制、煎药方法,开始了自救试的采药、熬药之旅。

    百姓何尝不知道鬼神不可尽信,药物要适量。

    但他们知识有限,认识几种药材的在村子里都能当医生了,知道几个能治好人的方剂,那就是十里八仙的名医。

    作为知识弱势的一方,他们天然受到强势者的摆布。

    他们家中既无多余钱财,也无可用之药。

    病了有钱点的可以去请医生,哪怕是庸医都还有治好的机会。

    没钱的只能尝试偏方,完全靠命硬抗,这时候除了鬼神,还有什么是他们能依靠的。

    要是感情好点的人家,不考虑之后的日子,宁愿散尽家财治病,那就更不敢得罪医生了。

    自然是大夫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只求大夫能治好自己的家人。

    而且他们知道的适量,仅对有认知的事物,如饭菜,耕种这些经常接触,他们拥有相关常识的事物。

    如药材药剂这类一般人接触不到的事物,他们连一星半点的知识都没有的东西,就算让百姓们适量,他们也不知道多少才是适量。

    只能以着大夫为准,遇到好的大夫那是幸运,遇到庸医就只能听天由命。

    现在有这么一个,能学习知识的途径摆在面前。

    还是神仙给的,一下子满足了,百姓对于仙神的迷信,对知识的渴求,对治愈疾病的希望。

    大家可不得使劲学!

    尤其是天幕在开发出,暂停画面功能后。

    家家户户都上山采药,有病的希望能用汤剂治病,没病的预防万一,麻黄汤一时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时因为百姓,对麻黄汤计药材的大量需求,闻风而来的奸商们想坐地起价,却发现只有少数药材能涨的起来。

    其余药材百姓能自己准备,就自己准备了。

    无需从药商中采购,药商们别想从百姓口中赚走一个子,同时被天幕内涵了许久的部分上位者,总算是梦醒了。

    让他们出许多钱来救治百姓,他们是不肯的。

    但压一压奸商,让药价恢复正常,还是勉强可以做的事情。

    反正比起人口损失带来的利益损失,药材的暴利相对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麻黄汤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病人,就算是同为伤寒的病人,也会有轻重缓急,表里之分。

    只能治表症的麻黄汤,自是无法治疗里症,和暑热引起的高温,错误的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最终导致部分百姓家中出现哭嚎之音。

    但麻黄汤的适用范围真的很广泛,在疫病流传范围慎广,多以伤寒为主的情况下。

    一剂麻黄汤下肚,即使不能使所有百姓病愈,却也让更多的人撑住了摇摇欲坠的病体,熬过了身体防御机制和病魔厮杀的过程,让不少人家中出现欢颜笑语。

    ……

    秦

    在史书中关于大秦瘟疫的事情,流传最广的是在秦昭王时期,一场大疫带走了无数人生命,多亏了宰相张仪采取了严格禁止外出的政令,才有效控制住了瘟疫的蔓延。

    其次就是在秦孝公时期,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瘟疫,导致诸国众多人口的死亡。

    一直到秦朝统一后的早期日常,瘟疫离他们也不是遥远的事情。

    如张仪般见瘟疫控制住的还好说,控制不住就会被嬴政送一套铺盖,卷卷走人吧!没你这么废物官员。

    已经习惯秦朝职场生涯的老秦官员,现在一听到对政绩有帮助的东西,不敢三七二一先记下来,之后有机会就试试。

    秦始皇更是直接拉出整个太医,让他们使命研究汤剂的原理,开发新品,没道理后世医术上去了,老秦人的医术没上去。

    尤其是在练了几个月五禽戏后,身体大为好转的嬴政,充分明白了,医术是在他找到长生不老药之前,重要的保命手段。

    只有医术发达了,他才能活得更久,御医们可不得给他使劲研究医术,现在的不够先进,就研究后世的,反正不管怎么样,学不死就给他往死里学。

    嬴政的命令为难坏一群御医了,他们虽然在当代算得上名医,也都在官里当差,但水平到底有多少,深度如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突然让他们夸个几百年,研究后世医术,还有政绩考核,简直要了人的老命。

    也就只有夏无且几人对此早有准备,从《黄帝内经》翻到《难经》,一板一眼的推演起后世的医学。

    毕竟百因必有果,没有什么东西会跳过积累过程直接达到新的境界,医学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他们翻找《黄帝内经》之时,他们恰好找出了一个与天幕,所说的多喝开水可治病的言论。

    “病治而至之汤液”

    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喝煮沸的汤水,可以治疗疾病的事实。

    早先普通的医生只是跟着书中用药,汤剂下去后病人病就好了,没有过多的思考原因。

    厉害的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下药,药物本身就带有自己的成分,自然也不会有人去疑虑为什么病至汤药,现在听天幕提起来,才恍然到这里难道有什么大学问吗?

    其实也没什么大学问,在天幕的讲解下,大夫们们恍然意识到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百姓们知道,多喝热水就是好!热水治百病!

    【多喝开水,多么美妙的一个词汇!

    只要是个国人对此都会陌生。

    生病的时候多喝开水,痛经的时候多喝开水,难过了多喝开水……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只要你生病了,就会有人劝你多喝开水,哪怕那个人是医生。

    那么喝开水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大家喜欢喝开水。

    首先开水并不是很热很热的水,而是烧开后放凉的水,太烫的水,会让人越喝越渴,同时有灼烧口腔和食道黏膜的烫伤。

    开水引用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632之间,大概就是手摸杯子感觉不烫了,就差不多可以喝了。

    而喝开水,实质上就是让人多喝水。

    水是人身体赖以依存的生命之源,人可以七天不吃饭,却不能三天不喝水。

    喝水可以有效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汗液排出,同时也可以防止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一天喝15002500毫升水。

    冬季一般饮食中所含水量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夏季天干物燥,排汗液增多,应当适当补充更多水分,不要等到自己口渴了再去喝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