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穿越快穿 > 崽,我是你爸(快穿)

24、我替我儿考科举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崽,我是你爸(快穿)》24、我替我儿考科举(第1/2页)

    宁州府东亭县

    晨光熹微,四进深的宅院里寂静无声,内院池塘边起了座两层半高的小楼,为此间主人周老爷藏书所用。从二楼到阁楼却没有楼梯,下人提着食盒架好了木梯,沿着梯子爬上去,打开门板上的铜锁。

    新来的下人叫常平,负责给关在阁楼里的人送饭。

    是的,阁楼里关了个人,披头散发瘦骨嶙峋,穿着单薄的绸衫,这人是周家大少爷,关在这里已不知有多久了,常平每天送来三餐,看着他吃过以后,再将碗盘食盒收走,只留足够的清水,锁上门板撤走梯子。

    大少爷从不跟他说话,或许是不想说,或许就是个哑巴。

    可少爷为什么要关在这里?常平百思不解,家里的老仆却讳莫如深。

    ---------------------------------------------

    “老爷,老爷?”佝偻着腰背的老仆人打着灯笼叫醒了周昊。

    周昊睁开惺忪睡眼,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昏暗潮湿的阁楼之中,环视四周,檩梁椽柱间挂满蛛网,空气浑浊,蜘蛛吐着丝垂落到他的眼前,在他伸手之际,一只小虫突然扑向蛛网,扑腾几下停止了挣扎,蜘蛛迅速上升,爬向食物。

    阁楼中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书籍倒有很多,分门别类的堆在床上,本就不大的木床被占据了大半,写满文字的宣纸被扔了一地。

    “找到少爷了?”周昊鬼使神差的问。

    “他们还在找,大小姐四处找不见您,叫我上来看看,您怎么在这儿睡着了?”老仆问。

    周昊看向窗外——整间屋只有小小的一扇窗户,天色擦黑,窗外是灰茫茫的一片,疾风刮过树冠沙沙作响,蝉鸣喑哑,似有一场大雨将至。

    “要下雨了,得抓紧些。”周昊道:“你先去吧,我再歇会儿。”

    老仆躬身应着,给他点起了灯,然后提着灯笼攀着梯子吃力的下了楼。

    随着咯吱咯吱的响声渐行渐远,周昊重新闭上眼睛,回忆原主的过往——他接收记忆的能力倒是有所进步。

    原主家中原本只是小康之家*,三世积累的家产方能供一个孩子读书,这个幸运的孩子就是原主周昊,他不但幸运,还很有实力。近古时代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普通人家的子弟读书,考中秀才都算凤毛菱角,他历经县、府、院三试披荆斩棘如探囊取物,还在次年的乡试中一举中第,获得了举人身份。

    报喜的官差高喊着“恭喜周老爷讳昊,京报连登黄甲!”,周家连摆了三天流水席。

    就在他准备收拾行囊进京赴会试时,父亲却病危了。

    古人重孝道,父亲去世需丁忧二十七个月,丁忧期间不能嫁娶,不能应试,不能入仕,周父弥留之际仍是满目惭愧,恨自己身体不争气,耽搁了儿子三年之期。

    好在原主已经中举,收入来源广泛,譬如乡邻投献,既同乡同族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举人已在缙绅之列,其他诸多方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原主在中举之后,倒也赚下一份不薄的家产,脚下这座四进深的宅子就是其中之一。

    蹉跎三栽,原主重整旗鼓,准备再度踏上进京之路时,母亲又病危了……

    又是三年丁忧。

    此时的原主已经二十九岁了,但对于参加会试的人来说,还算是很年轻的。

    服阙之后,原主收拾心情,决定再次进京,就在动身的前一晚,妻子病倒了……

    原主推延了进京的时间,四处延医问药,一心想要治好妻子的病,可事与愿违,妻子的病已经到了药石无灵的地步。

    临终前她满目哀伤的对丈夫说,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孩子,怕儿子长大不成器,怕女儿嫁不到好人家,怕日后的续弦继母苛待子女,怕……

    原主攥着她的手只说了三句话:“不会不成器,会嫁好人家,我终身不娶。”

    妻子笑了,不知是信得过还是信不过,总之在这个秋风悲鸣的夜晚,她面带微笑松开了丈夫的手。

    什么叫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原主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诠释。

    虽然不用为妻子丁忧,但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痛苦却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经历了这一切,就算原主再不相信怪力乱神,也很难不将科举与亲人的亡故联系在一起。

    只要进京赶考就会变得不幸——看着眼前哭成泪人的一双儿女——不再参加会试,才能保住这仅有的两个亲人了吧?

    于是周昊放弃科举,参加了吏部铨选,选上了东亭县教谕,三年后又升任县丞。

    县丞一职放在古代官场,实在是个不起眼的八品官,非科举正途之身,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都不会正眼相待,但放到后世,却可以类比副县长,这样听上去,也是比较体面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原主经历几番痛彻心扉的大起大落,心态变得极端偏执,他将自己的科举梦强加在儿子的身上——给儿子改名周勉,寓意勤恳奋勉,并寄予厚望,亲自教导。

    周勉十二岁,就被迫开始应考,如今十六岁了,仍是童生。

    这中间挨的戒尺棍棒不计其数,更遑论整夜的罚跪抄书,十六岁的少年点灯熬油的苦熬,熬得面黄肌瘦、羸弱不堪。

    衙门里同僚劝他,苏老泉二十七岁始发奋,家里又不是供不起读书人,何必揠苗助长,操之过急呢?熬坏了儿子的身体影响后嗣,又不肯继娶,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原主只是感叹:“吾儿不中进士,我更加没有颜面面对列祖列宗啊。”

    久而久之,同僚也不会再讨去那个没趣。

    周勉最近一次参加府试是在今年的四月份,又一次的失败让父亲主气急败坏,一顿家法伺候几乎将周勉打昏过去,最后是姐姐周禾将他死死抱在怀里才护住了他。

    作为失败的代价,周勉被父亲关进这座逼仄的阁楼里读书并拆毁了楼梯,下人送水送饭会自带梯子,不许他下楼一步。原主的逻辑是:人无心读书多是受到外物影响,关在阁楼里反而会全神贯注,更何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如今是七月中,也就是说,周勉被关在这里已有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只下过一次楼,是他和姐姐的生日。

    这简直是非人的虐待……

    就在今日一早,常平爬梯子上楼送饭、倒夜壶,却惊恐的发现大少爷不翼而飞了。

    原主从县学赶回,跟着常平爬进阁楼,看情景,只能是从小窗纵身跳下,然后翻墙逃离的。

    原主大发雷霆,命下人出去寻找周勉,扬言抓回来要打断他的腿。自己则愤怒的坐在阁楼里等待,左等右等就等了一天,等到难抵睡意睡了过去,再度醒来时,已经换了个内核。

    周昊站起身来,支呀一声打开门板,攀着梯子颤颤巍巍的下了楼,在院子里漫无目的的走了几步。

    原剧情中,周勉的这次逃脱着实换来一顿毒打,原主将阁楼唯一的小窗封死,又将儿子关了进去。又过了几个月,这座装满藏书的小楼突然起火,周勉困在其中无法逃脱,烈火熊熊,下人们尝试了几次根本无法上楼,原主悲痛欲绝,纵身闯进火海没就了声音,待火势得到控制时,父子二人均已被活活烧死。

    周禾就更不必说了,失去所有亲人的她心如死灰,一心想要上山出家,周氏族人争相收留,无非是惦记她的家产,外祖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