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7、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长公主病入膏肓后》7、离(第2/2页)

妃生病的消息,在宫门外张贴皇榜广召天下名医。殿下请宽心,有陛下福泽庇佑,这病必然会好的。”

    宣明珠今日正是为此而来,那些在野的医士如今被召集到宫中,自然不是为淑太妃诊病,而是她。

    对于皇帝的这片真情厚意,宣明珠心下宽慰,不多客套,先行往钟毓宫去,出门时不忘作出含怒之色。

    皇帝同时在殿内砸了几个茶盅,间隔一刻再到钟毓宫探望太妃。做戏做全套嘛。

    知晓他二人真实关系的人不多,除去皇帝与长公主各自的心腹,淑太皇太妃便算一位。

    后来又多了个梅鹤庭知情。

    若非皇姑姑定计时他就在场,皇帝都要以为这个隐时待变的计谋,是出自梅鹤庭之手。

    只因梅鹤庭入翰林后当过他一年的少傅,为他讲授的第一篇经策,便是《韩非子·内储七术》。

    少时他常随皇祖参加宫宴、出入翰林,见过那么多青年才俊,比来比去,好像也只有梅少傅,如圭如璋,配得起举世最珍贵的一颗明珠。

    “怎会变成这样呢。”年轻天子忧愁地叹息。

    不说别的,梅驸马好像至今还不知长公主患病,换作是他,也要寒心。

    *

    皇帝来到钟毓宫粹华殿,数十位民间医士正候在殿外,见到陛下大驾,惕然跪拜天颜。

    天子十分随和地让众人平身,许诺谁若能治好太后太妃病症,有千金赏赐。

    殿中正堂落下了数重缭绫青幔,影绰不见人影,一只覆了白纱巾的手腕露在外头。

    帐前设有一把太师椅,一位头戴方折巾,面白无须的中年郎中正为贵人专心号脉。

    皇帝放轻脚步,阻止了郎中起身行礼,示意他继续看诊。

    忍耐了一会,他到底沉不住气地问:“朕的皇……太皇太妃这‘血枯症’能治好吗?”

    什么?血枯症?!

    正在把脉的范阳城名医暗吃一惊。

    贵人的脉象分明为血虚肝亢,服两剂药便可调理过来——何来的血枯症一说?

    这位余姓郎中心思急转,想是宫廷御医下的诊断,那么……便是自己医术不精没诊出来?

    为保周全,他斗胆询问贵人娘娘正在服用的药方,接在手内览过,果然是缓解血枯症的方子。

    这张方子若被无病之人服用,日积月累反而会吐血成痨病,到时便连神仙也难救了。

    由此可见,贵人娘娘的确是身患重症啊,那血枯症与血虚肝阳原有些近似,坊间得此病者罕有,他接触的病例不多,一时没诊治出来,也是有的。

    余郎中不由冷汗浃背,幸好方才没有乱说话,不然可就是掉脑袋的罪过。

    他起身向皇帝与帘帐方向深躬,惭愧摇头道:“草民无能,请陛下恕罪。”

    皇帝心里咯噔一下,不甘心,又请下一位医士进来。

    正巧这名郎中认得名医余清明,暗忖连余神医都治不好的病,我如何能治?

    等他忐忑地号过脉象后,发现只是气血不足之症,寻常开个方子便可。

    然而若真如此简单,余清明岂会不治?他越想越觉得其中有事,于是故作为难之色,摇了摇头,告罪而退。

    接二连三,这些揭榜的郎中,要么怯于皇家威严,要么被同行的神情所误,要么是发现帷帐中的贵人露出帕子的指尖,玉柔雪白,哪里像太皇太妃的年龄?便胡乱猜想这莫不是一桩宫闱秘辛?不敢掺和,纷纷都说治不了。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待最后一位医士也请罪离去,皇帝终于按捺不住,抬脚踹翻太师椅。

    “应征的都是庸医不成!再给朕去找,朕就不信普天之下无人治得!”

    “皇帝。”

    宣明珠挑开青纱帘幔,温和地看着他,“姑姑早就知道了。”

    当年父皇为母后治病的阵势又如何,也曾张皇榜,也曾寻奇药,可母后还是离她而去了。

    她之所以同意兴师动众地贴出这张皇榜,一则为全皇帝的孝心,二则,也是她自己抱有的最后一点希望。

    若是能活,谁愿意死。

    她最舍不得小宝鸦了。

    现下,终于不必寄希望于虚妄。

    “记得淑娘娘那边,说的是我求医为了调理身体再得子嗣,觉得难为情,才借了她的名头。万莫走漏了风声,惊到她老人家。”

    皇帝做不到像她一样平静,姑母从小照拂他长大,于他而言无异于半个母亲。

    他看着泓儿端来煎好的一碗药,亲自接在手里,一匙匙服侍姑母用下,喉头微不可察的哽动。

    “当真不告诉驸马吗?”

    宣明珠取帕轻掖唇角,“他很快就不是驸马了。”

    一语恍如平地惊雷,皇帝怔忡半晌,“皇姑姑难不成要……和离?”

    “呵。”宣明珠轻笑,“怎么可能。”

    皇帝想想也对,皇姑姑对梅驸马情深意笃,还有了表妹宝鸦,怎会舍得离开他呢?只是这个驸马对姑姑也太不上心、太不像话了,他必得找个机会好好敲打他一番。

    心才放下一半,就听宣明珠悠悠续上后半句:

    “历来宗室公主婚姻不谐,只有休夫,没有和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