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18、第十八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18、第十八章(第1/2页)

    立在荀府门前,荀澜不着急往里走,而是站上石阶,对门房们笑道:“出门仓促,荀澜来不及携带礼物,实在是惭愧啊。”

    他轻轻招了招手:“小童,来!”笑容清浅,让人如沐春风。

    寒玦闻言,配合地从木头雕刻的马首中捧出来了一个托盘,上面有数十个百合种球。他今日做了道童的打扮,穿着一身新做的青色布衣,头顶扎着一个圆润的丸子发髻,十分有道童的风范,攻击性很强的美貌却在面具的隐形效应下没什么存在感。

    众人只见仙风道骨的道长大袖一扬,那一堆丑不拉几的棕褐色球状物便发出了绿芽。绿芽在一片惊讶声中迅速抽条、长高,成长为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的样子,而枝头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挂上了白色的可爱花苞。

    “天啊!”

    “我是在做梦吗?块掐我一下!”

    “快看,花要开了!”

    众人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叫声。

    有的人嘴巴张张合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喊什么,这一幕属实让众人惊呆了。

    数息间数十支百合花已然绽放,挤挤挨挨地簇拥在花盘中,花瓣雪白,花蕊金黄。

    春风吹过,无暇的花朵仿佛在翩翩起舞,一阵阵清香顺着风逐渐飘远……

    “好香啊!”

    “这是什么神仙花啊?”

    “从来没有闻到过的味道!”

    凑得近的人耸动着鼻子,贪婪地嗅着空气中的味道。

    众人愈发激动了起来,忽然有一个人径直跪了下来,大叫着磕了一个头:“小神仙!”

    众人因为有人带头,竟纷纷跪了下来,口称“神仙道长”,求符水、求赐福。

    荀澜一惊:这和安排的不一样啊?怎么成了和于吉一样的待遇?他连忙看了寒玦一眼,寒玦亦摇摇头,表示不是自己安排的人。

    他哪来的符水?且符水这种封建糟粕也不该得到宣扬啊。

    荀澜自诩自己是科学利用道士身份的接班人,走科学发展观道路的城建之主,只得清咳了两声,笑道:

    “大家不必多礼,我全一教不兴符水,倒是有几丹方,日后有缘者可得。”顺便扶起来了前面的几人:“起来吧,赠你一朵百合。煎服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几个幸运儿诚惶诚恐地接过了百合花,珍而重之地抱在怀里。

    荀澜云淡风轻一笑,将盛开的百合花递了几支给门房,风度翩翩道:“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

    门房愣愣地接过,差点膝盖一软:“不敢不敢,多谢道长赐花。”

    荀澜使了个眼色,寒玦将剩余的花尽数赠送围观群众,两人一前一后踏入了荀府。

    待荀彧宫中当值回来,发现自家门口停着的车子竟然排起了长龙。这样的盛况,一向只会出现在炙手可热的十常侍门前。他不解地走近,隐隐约约听得众人在高谈阔论:“仙长、丹方、符水”之类的词。

    门房远远看到了他,小跑过来激动地耳语了几句。荀彧闻言,并没有门房想象中的激动,只是淡然地摸了摸胡须,思索起来荀澜此番入京的深意。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莫非是要走天子近臣的路线?

    回想起对方当日的一番豪言壮语和周公之志,荀彧询问门房:“你可是亲眼所见?此事千真万确?”

    “正是!仆这双眼睛看得一清二楚,是真的小仙人啊!”门房忙不迭地点头,试图说服自家的主人,免得他得罪了仙人道长:“那花仆已经放在屋子里头了,您去瞧瞧吧!这个季节哪来的百合花啊,只有仙人才能做到啊。”

    荀彧按下心中疑问,正待穿过马车,袖子却被人扯住了。他一回头,对上了一张阴柔森冷的脸。

    认出来这是大太监毕岚的弟弟,荀彧不禁面色更差了,勉强道:“毕中小史有何见教?”

    毕三傲然道:“听说你们荀府出了个道长?既然有仙长,怎么不引荐给我兄长?”

    毕岚深受天子的宠爱,已经被封列侯,荀彧冷笑一声:“毕侯手下人才济济,彧高攀不起啊。”

    世家和宦官矛盾由来已久,已呈水火之势。他懒得看毕三难看的脸色,一挥袖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还未进入正厅,荀彧远远地听到了荀攸朗诵的声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荀澜也应和道:“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两人谈到庄子的《逍遥游》,相谈甚欢。远远瞧见荀彧来了,荀澜连忙起身行礼:“文若回来了。”一面关闭了系统检索的界面,对一个理工科的男人来说,尬聊这种玄之又玄的话题实在是很累啊。

    桌上果然依门房所言,插着几只叶似翠竹,姿态优美的花朵,周遭幽香浮动。百合虽然是神州出产的物种,这些年来却一直是药用和食用,荀彧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花怒放的样子。他笑着回礼:“安之位临寒舍,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

    荀澜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给文若和公达添麻烦了。”

    “这点麻烦,算得了什么。”荀彧不以为意。他自然是知道,荀澜此番多半是为了自身安全和抬高身价。毕竟颍川荀氏的道人,无人轻易来抢。但……对方既然行此举,多半也有和荀氏等价交换的底气。

    果然,听荀澜开口:“我有一物,愿与公分享。”说罢,从袖中掏出来了一颗成人巴掌大小的大土豆。

    荀攸问:“恕攸才疏学浅,不知此为何物啊?”

    “公达,此物名曰土豆。”荀澜侃侃而谈,将土豆的种种好处又重复了一遍:“若他日能在全国推行,可解全国温饱。澜愿与公合作,优先给荀氏提供种子。”

    荀彧和荀攸互相看了一眼,在对方的眼里都看到了怀疑,但……

    他们视线移到怒放的百合花身上,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发生了不是?

    几人又围绕着土豆细细说了一会儿,荀攸才思敏捷,举一反三,笑道:“若他日能成,卖给北匈奴种子。若是他们肯种,匈奴的踪迹便不再难寻,边疆的骚扰也能少些。若是不成,让南匈奴种以示安抚,也是极好的。”

    荀澜倒是还没想到这一成,趁机打探了一下南北匈奴的事情。原来在东汉王朝建立后,南匈奴选择了依附东汉,时常闹腾想多分一杯羹。北匈奴则继续与东汉为敌,时常劫掠边疆,让东汉头痛不已。好在今岁南北匈奴都出现了内乱,不然忙于黄巾之乱的东汉王朝更无力来处置匈奴。

    过了一会儿,仆从来说已备好了佳肴和美酒。

    几人移步饭厅,荀彧问:“这门前来请人的车马……不知安之要如何处置?”

    “先晒着吧。”荀澜悠悠地道。

    荀彧笑道:“哈哈,想来安之要钓的鱼还没有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嘛。”荀澜笑着说:“横竖就这几日的功夫,不过这些天得多叨扰文若和公达了。”

    他正在摆姿态等鱼儿上钩。却不料,意外横生……

    此时宫中,小黄门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尖利:“传参汤”。关上门,他朝门口一个瘦小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做了个口型:“不好了”。

    瘦小的小黄门连忙奔走,跑去寻找张让、毕岚等人的亲随。当天晚上,十常侍们聚集在一起,悄声商量:“天子重病濒危,太医说快要死了。”

    “天子喜欢刘协,要写遗诏立刘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