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

11、第 11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11、第 11 章(第1/2页)

    将有关拼音的一些特点与苏墨交流完之后,苏墨有了设想,迫不及待地去整理了,宴云河也就顺势告辞,这都是需要时间的,只字典一项一年能完成个初级版就不错了。

    下一步要建个肥料厂,农大学妹提供了几个土配方,是在这个时代也可以做出来的,只是还需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如此才能真正面向大众。

    王府车架平稳地行驶在洛城之中,宴云河在车内静静思索这些事该如何安排。

    就在此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外面传来呵斥的声音,宴云河听出是王府侍卫在赶人,以免影响不好,给自己本就岌岌可危的名望值雪上加霜,宴云河开口询问道:“发生何事?”

    当即就有人禀告,“是一少年跪在街上阻拦车架,惊扰了王爷,实在罪该万死。”

    “让他上前来,问问他拦车的原因。”宴云河心想,不会是拦路喊冤的套路吧?这可是电视剧中常有的情节。

    外面很快传来了少年的声音,听起来不过十一二岁,他声音洪亮,“草民计蕴,乃罪官计讯之子,家父失职,幸得王爷仁慈并未追究,谁料他却畏罪自杀,却使王爷承担污名,草民每每思及此处,寝食难安,今日特来向王爷请罪,告知天下人,我父计讯之死实乃他胆怯之故,与王爷毫不相干。

    “他人虽死,罪仍在,不孝子计蕴愿代父承担失职之罪,也让他泉下有知,以得安宁!”

    宴云河伸手打开车门,走出车厢,就见高头大马前跪着一个白衣少年,正俯首叩头,仔细一看,这少年穿的正是孝衣。

    计蕴这个名字,宴云河记忆深刻,在学妹做的人物简述中,这个人才是摄政王府的右长史,但此人是个二五仔,最后背叛了“宴云河”,选择效忠皇帝,是助皇帝扳倒摄政王的大功臣。

    此时这人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即便跪在王府车架前,被侍卫以刀相指,被围观者口舌议论,仍然不见惊惶,并能清晰地说出以上那番话,可见这少年的过人之处。

    宴云河下了马车,快步走到少年身前,亲手将他扶起,朗声说道:“计讯虽有渎职之错,但罪不至死,他的死孤同样感到遗憾,人死如灯灭,就让他的错一起消散吧,你小小年纪,当思好好读书,日后报效朝廷,如此才是正道。”

    虽不知这计蕴为何突然拦车重提计讯之事,但若任由计蕴的话传播出去,恐怕民间要流传出“摄政王欺凌弱小”之类的言论。而且,宴云河之前是给过计家王府的帖子的,只要他拿着拜帖就可以直接上门,何须在此拦车,显然计蕴来者不善。

    传扬开来,无人会在意这件事是不是宴云河做的,大家只会看到十一二岁的失怙少年无奈在王爷车架前请罪,若不是被逼无奈,一个少年人如何会这么做?

    所以宴云河一开口,首先就确定计讯确实失职,并不存在他逼迫他人一事,其次再表明无意追究,最后还要教育这少年以后好好读书,少想些歪门邪道。

    计讯只是小小官吏,他的事本就只在朝堂议论过,所以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计讯所犯何事的,此时也只会认定这人确实是有罪的。

    宴云河风姿过人,今日见苏墨,更是换上了许久未穿的锦衣华服,他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见到他的人无一不惊叹,只有皇家才能生出如此神仙般的人吧。世人惯爱以貌取人,于是对他口中说出的话,天然就信了一分。

    他此番话落,就感觉计蕴被自己握着的手臂一抖,他低头看去,刚到他胸口处的少年涨红了一张脸,那双眼中有着极力遮掩的愤怒、不平。

    宴云河松开手,并不在意这少年的怒火,接着说道:“回家去吧,好好读书比什么都强。”

    “谢王爷不怪我惊扰车架,以后定遵王爷教诲。”计蕴低下头,掩去神色,拱手说道。

    宴云河招手唤来一名侍卫,让他护送计蕴回家,之后就上了马车离开,像是并未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甘泉楼二楼临窗位置,围观了一场好戏的吴培啧啧感叹:“忠王真是一点亏都不吃啊,也不知道这计蕴是何人指派的,还指望靠这个扳倒咱们这位摄政王啊?”

    他对面的楚静安收回看向王府车架的目光,问道:“他就是宴云河?”

    吴培没料到他会搭话,见这位冷淡的表弟终于有了反应,颇感兴趣道:“这天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有如此风姿的人物了,表弟莫不是看他模样,不忍心和他作对了?”

    楚静安淡淡道:“我没有和他作对。”

    若是宴云河见了楚静安,就会发现,这正是他那日从烧瓷坊返回王庄时遇见的少年。

    “哈哈哈哈,”吴培笑了两声,又压低声音道:“谁不知道左相与摄政王不和,你就不用在表哥面前遮掩了。”

    “左相是左相,我是我。”楚静安端起面前的茶饮了一口,声音是一贯的波澜不惊,仿佛他和楚海德不是父子关系。

    吴培想到曾听父亲说过,楚家父子二人不和,没想到这事竟是真的,这种话是传不到外面的,只不过因为他姑母是楚静安的母亲,所以他才能知道一二。

    “唉!总之你离那位摄政王远点,人家可只认你是左相之子。”吴培无奈叹气。

    楚静安突然放下茶杯,站起身说道:“我走了。”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茶还没喝两口呢,怎么就要走了?哎?我说你怎么走这么快?”吴培叫了两声,见楚静安只顾离开,就摇摇头再叹一声,“这么任性,还不是因为有个做左相的爹和当太后的姐姐?”

    楚静安径直回了府,进门之后脚步略顿,直接去了楚海德书房,而此时楚海德书房内也正有一场有关宴云河的讨论。

    “忠王自请离朝之后,一直住在王庄,只今日却去见了苏墨,恐怕他目的不简单。”户部侍郎石延庆开口道。

    他左手边的侍读学士邓术道:“苏墨自从辞官之后,一直以教导弟子为主,旁的事一概不管,他一向对朝堂之事只是愤慨有余,如今更是闲云野鹤、悠闲自在,若让他插手朝堂,他也不会愿意。”

    “但他弟子都是人中俊杰,不说去年的探花,吏部和刑部,那也是有他的弟子在的。”

    “苏墨桃李满天下,受过他教导的可不在少数,即便不做官的,那也是一方士绅了。”

    楚静安静静走到楚海德身后坐下,他的到来只让在场之人微微侧目,并无人停止议论,这些人都是左相心腹,自然知道这位新近出现的左相公子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

    就在这时,一人开口说道:“依我看,大家也不用如此忧心,你们莫不是忘了,忠王可是疾病缠身的。”

    “说的也是,说不定是知道苏墨文笔好,想要求一篇文章呢?”他说到“文章”二字时,露出颇有深意的笑容。

    在场众人除楚静安外,都跟着会心一笑,那人接着道:“反而是右相,近日倒是不太安分。”

    吏部尚书年事已高,近来又生了重病,请辞折子已经递了上去,于是下一任吏部尚书的人选成了朝堂的焦点。

    本以为摄政王一退,他那一派的官员消停之后,整个朝堂左相已尽在掌握,谁曾想,半路杀出个路之言,在吏部尚书一职上跟他们揪扯不清,至今还没有定论。

    不只如此,路右相还力保下多名摄政王一党的官员,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原摄政王一派的官员倒向他了。

    在众人心照不宣“摄政王命不久矣”这一点后,如今的朝堂党争已经从王相之争转为二相相斗,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左右二相身上,倒是给宴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