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

9、第 9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9、第 9 章(第1/2页)

    五月节的到来冲淡了些宴云河的惆怅,最近的名望值涨涨跌跌,依然保持在七百左右,他推测外地的“宣传”虽已开始见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洛城内的热度却也在减退,这更加说明这么得来的名望只能解燃眉之急,非根本所在。

    而自从宴云河和佃户接触之后,随着大家的讨论,《我是摄政王》的人气值倒是涨了不少。

    最近的留言区都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多数人都希望宴云河这个主角能改变社会,也有零星几个说,也就只能在这种穿越文中看见动不动就赤手空拳改革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小说只是想象而已,当然要看自己想看的情节,毕竟现实已经很累了,谁还想在看小说时给自己找不开心?

    还有人说,哪有不流血的革命,主角要是改革的话,那就是革自己的命,毕竟他是地主头子,封建社会的特权阶级。

    而且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不彻底,只是将砍头变成凌迟而已,百姓反而要受更长时间的苦,主角不如干脆假死,脱离了特权阶级,带领农民起义,这样才好自下而上的改革。

    反正穿越者自带技能“屠龙术”,只要避免自己成为“恶龙”,那成功还不是妥妥的。

    这话很快也遭到别人反驳:你以为起义是那么好做的?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老百姓才不跟你瞎干,人家都想过安稳日子。

    宴云河将所有评论都看完了,他知道有些说法并不适用自己的情况,但仍然想在这些人的话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而往常活跃的农大学妹反而没有给他任何意见。

    或许是她也知道,宴云河所在的世界,对他来说就是真实的,轻易不会给出什么人生建议。

    宴云河躺在躺椅上,看着指挥着人来回忙碌的清荷,他最近想得多,身体又有些吃不消了,今天只能先歇歇。

    等清荷挂好艾叶,宴云河叫住她,问道:“清荷,你识字吗?”

    清荷答道:“跟着娘娘学过几个字,许久不用,都忘得差不多了。”

    宴云河又问:“那你平常记账都怎么记的?”

    清荷道:“记账的事有内官呢,奴婢只要伺候好王爷就行了,等以后有了王妃,奴婢也就不用管那些事了,自有王妃为王爷操持。”

    宴云河略过隐性催婚,“府内识字的人多吗?”

    清荷摇摇头,“奴婢们都不识字,属官们识得就行。”

    “那你们想识字吗?”宴云河注视着清荷的双眼,认真问道。

    他以为只要能识字,这个时代的人应该都会说“想”,谁料清荷却摇摇头,“奴婢识字做什么?认了字就不能伺候王爷了。”

    “什么?”宴云河怀疑自己听错了。

    清荷看出宴云河的疑问,接着道:“王爷身边的文书都是机密大事,若是让识字的奴婢伺候,万一泄露机密怎么办,所以奴婢们都是不许识字的。”

    宴云河不知道《青云掩月》还有这个设定,由片及面,看来大郑的阶级区分已经固化,因为,大部分时候,承载知识的文字是一个人向上的阶梯。

    “那我偏要你学认字,你学不学?”宴云河坐直身子问道。

    清荷没有犹豫,“若是王爷的吩咐,奴婢就学。”

    宴云河点点头,“就这么说定了。”

    就在洛城人都为赛龙舟而欢呼时,自江南而来的名医也终于进了城,他只知自己是来为一位贵人看诊,却不曾想,晃晃悠悠的,就到了忠王府。

    还不等吴余圣带人去王庄,就得知王爷已经回来了,他当即领着名医去求见。

    宴云河也正有事要问他,丝毫没有犹豫的就准了请见。

    李会明背着药箱跟在吴余圣后面一起面见宴云河,抬头就见眼前青年虽一身风华气度无人能比,但面容晦暗,唇色浅淡,眉宇之间的倦态掩都掩不住。

    这种情况,他只在先天不足之人身上见过,但这位王爷据说是落马受伤,之前一直是康健的。

    吴余圣向宴云河介绍了李会明,对于这种技术型人才,宴云河自然以礼相待,当李会明提出要把脉时,宴云河也直接允了。

    李会明这脉是越诊越心惊,这脉相哪里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壮年,明明是一七旬老人的。

    他不由看向吴余圣,见吴余圣也是一脸紧张期待,像是知道结果,却又抱有希望。

    他又看向宴云河,就听这位王爷说道:“麻烦李大夫了,孤的身体孤自己知晓的,劳累李大夫跑这一趟。”

    李会明连称不敢,“王爷好好保养,还是有希望的。”有希望多活几年。

    他话当然不会说尽,之后又给宴云河开了保健的药膳,被宴云河客客气气地请去休息了。

    宴云河这才有机会和吴余圣单独说话,“吴长史,这洛城之中学问最好的是哪位?”

    吴余圣道:“洛城之中人才济济,若说学问最好的,当属礼部尚书付成邈。”

    “礼部尚书?”在宴云河的固有印象中,礼部好像只是个清闲衙门,翰林院才是出学问大家的地方。

    “没错,付尚书当年三元及第,对各种典籍信手拈来,文章更是辞藻华美,学问很好。”吴余圣道。

    看来这是位应试人才,“那有没有在野的学者?”

    宴云河一来不想和朝堂牵扯太深,此时敏感,只适合闷声发大财;二来,朝廷官员也未必愿意听他的;三来,当官的公务不少,哪还有精力去做别的?出于以上考虑,于是他又有此一问。

    吴余圣道:“自是有的,前翰林大学士苏墨,学问不在付尚书之下,只不过厌倦官场争斗,这才辞官赋闲在家,但也教出了不少学生,去年的探花郎就是他门下弟子之一。”

    “他为人如何?”宴云河对此人有些兴趣。

    吴余圣道:“苏学士是个尚大义、不拘小节的人,为人和善,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但……”

    宴云河:“但什么?”

    吴余圣:“但他与王爷有些误会……”

    宴云河瞬间了悟,苏墨“厌倦官场争斗”,自然对之前朝堂的党争不满,但他试都没试,也不会轻言放弃,直接说道:“给苏学士送个拜帖,孤明日想去拜会一下他。”

    虽然苏墨已经辞职,但时人会将当过官的最后一任官职用以称呼此人,所以,苏墨依然会被称为学士。

    吴余圣想要劝阻,但看王爷神态坚定,于是改口道:“苏学士还有些狂放,之前做过有关王爷的文章,若见了他的面,他冒犯了王爷,王爷也不要与他置气,一切以王爷的身体为重。”

    宴云河将与苏墨会面的难度默默提升一个等级,说道:“孤知道了。”

    吴余圣遣人送了拜帖,就去见了李会明,奉上了此次诊金,李会明只推辞不受,后来实在推拒不过,这才收下。

    又见吴余圣像是有话说,迟迟没有告辞,就问道:“长史还有什么问题?不妨直说。”

    吴余圣这才忧心道:“李大夫,我们王爷为守孝,至今未婚,你说王爷若是娶妻,之后多久可得子嗣?”

    “宴云河”与母亲感情至深,当年端妃去世时,默默为母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还没定亲,皇帝爹又死了,母亲的孝都守了,父亲怎能落下,又一个三年过去了。

    再之后就是皇帝哥哥也跟着去了,八王一乱,在外征战了快两年,回来就是位高权重的摄政王,这亲事就更慎重了,导致宴云河单身至今。

    李会明当然知道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