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宋狂后

19、0019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大宋狂后》19、0019(第1/2页)

    范仲淹这个人真的可以称的上是一代奇才。

    文能治理天下,武能安/邦定/国。

    当然了,这个武指的不是他的功夫有多好而是他在战争上的才能。与那种只能在口头上夸夸其谈的人不同,范仲淹是一个真正的狠人。

    在戍边西北的这大半年中,他不但积极修建各种防御工事,更重要的是他还动手改革了军队的旧制,采用了“精兵.强兵”的路线。这极大缩减了宋军的臃肿,使其行动力大曾。除此之外他还慧眼识珠的提拔了许多年轻的杰出将领,像狄青、郭逵、种世衡等都是这个时候破格提拔起来的。而也就是因为其前期充足的准备,所以当李元昊率领所谓的十万大军攻宋时,迎接他的不是节节胜利,而是迎头一击。

    两国在边境处交手,宋军取得了小胜。

    再之后,战争的情形就一直对大宋有利,八月,范仲淹派兵夺回因上次的三口川战败而失去的金明寨和万安城。九月,范仲淹遣将军任福破白豹城,迫使入侵陕西的西夏军撤兵,十月,又派狄青攻取芦子平、种世衡攻破青涧城。十一月,遣朱观等袭破西夏洪州界郭壁等十余寨。【注1】

    可以说在宋夏两国第二次交锋的前半程,素来在军事上孱弱的大宋居然出乎意料的取得了梦幻般的开局。消息传到汴京,别人且不说,作为大宋的主人,赵祯简直是快乐的不得了,那些天他几乎连做梦都能笑出声来,但有一句话老话说得好,人不能太高兴,否则就容易飘。

    赵祯就有点这个意思,特别是他的周边有一群人不停捧着、鼓动着,让他飘的时候。

    是的!

    眼看宋军节节胜利,这些人居然萌生了乘胜追击.反攻西夏的想法。

    这是一个多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李元昊已经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带出来了,那么现在作为大本营的老巢,定然是最虚弱的时候,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成功“推家”,那不直接就是一劳永逸,建立千秋之功了?

    一战而灭西夏。

    这个诱惑对于赵祯来讲不可谓不大了。

    但是这个听起来就无比美妙的提议,却遭到了正在前线御敌的范仲淹极强烈的反对。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一,别看现在西夏节节败退,情形看似不妙,但实际上李元昊手中最精锐的那几万骑兵根本没怎么伤筋动骨。二,咱们现在采取的路线是消耗防御战为主,小规模出击为辅。西夏国力微弱,只要把他们拖进战争的泥潭中,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就受不住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官家!稳住!别浪!

    范仲淹的反对,显然给赵祯火热热的脑袋上浇上了一盆冷水。

    于是,这一日,他就一脸烦恼的来到了正阳宫。

    “依皇后看,朕应该听谁的?”

    曹恩英闻言便斩钉截铁地说道:“当然是应该听范公的。皇上难道不明白,什么叫做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曹恩英表示,没有比身处第一线的人更能察觉出战时的真正情况,您应该听范仲淹的,而不是朝堂上那些只会叫嚣着灭夏屠辽的脑残们。

    赵祯听了这些话,脸色下一子就变得黑沉了起来,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无声的坐了坐后,就站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看着那人渐渐消失掉的背影,曹恩英眯了眯眼睛。她知道赵祯现在是有点“昏头”的状态了。

    作为一个皇帝,他实在是太想要证明自己了。而眼下又出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自然心动。不过有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强烈阻拦着,他应该能听吧!

    曹恩英捂着自己的心口,皱着眉头,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事实上,她的确是忘记了一个及其重要的“搅屎棍”那就是——韩琦。

    与范仲淹不同,韩琦这个大“愤青”是典型的主攻派,战争的顺利,让他觉得区区李元昊也不过如此,于是这个家伙居然上书朝廷,鼓动赵祯进攻西夏。韩琦这个人口才好,文笔更是好一封“请战书”写的那叫一个激情彭拜,于是毫无意外的,赵祯那颗本来就摇摆不定的心,顿时又动摇了。

    如此,数日之后,正在稻香村干活的曹恩英接到消息,仁宗诏命陕西各路兵马讨伐西夏!

    什么叫做气的浑身发抖。

    这就是了!

    于是头脑一热,曹恩英当即甩掉手中干活的农具,气势汹汹的直接杀到了福宁宫。

    门一关,毫无意外的帝后二人发生了自大婚之后,第一次激烈的争吵。

    赵祯觉得自己作为帝王、作为丈夫的尊严被挑衅了,激动之余,甚至连:后宫不得干政,你难道是想要做第二个武曌这种话都说出口了。曹恩英也没惯着他,冷笑着直接回了句:我是做不了武则天,但官家也不是秦皇汉武。

    赵祯面色骤然涨红,他声音如雷,几乎是怒不可遏的大吼一声:滚出去!

    曹恩英闻言长袖一甩,出去就出去,当她稀罕在这里吗?

    气势汹汹的走出福宁宫,寒风吹来,她抬起脚重重的跺了一下。

    “娘娘请留步。”就在这个时候,张茂则从身后匆匆赶了过来。

    作为官家的“贴心人”,张茂则对曹恩英其实是很有好感的,一方面是因为皇后仁德,无论是对嫔妃还是对宫里的下人,均是恩威并施,惩罚有度。另一方面,皇后从来都没有瞧不起他这个宦官的意思,去年,皇后赏东坡肉于群臣,却也单独留了一份予他。

    这是拿张茂则也当前朝的相公们看待了,这种尊重,又怎么能不让张茂则心存感激?

    曹恩英回过头用着一双清凌凌的眼睛看着他。

    张茂则抿了抿嘴巴,下意识的垂下了自己的视线并跪在地上,言辞殷切的表示:陛下素来爱重娘娘,如今,前方战事焦灼,陛下也是下了好大决心,才做下了决定,皇后娘娘应该在这种时候鼓励陛下,安慰陛下,而不是与其争吵,加重陛下的焦虑感。

    曹恩英闻言则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若本宫明知道,前方有坑,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官家踩下?”

    “娘娘又不能预知后世之事。怎么能肯定前方是深坑还是坦途?”

    曹恩英定定的看了他一眼,最后长叹一口气,开口道:“若大宋战败,死掉的那些人,可不会再活过来。”

    张茂则浑身一僵:“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想来也是我大宋军人的荣耀。”

    “是吗?”曹恩英笑了一下,她抬起头看了眼天上似乎里连温度都丧失了的太阳,喃喃说了一句:但愿是本宫记差了。

    二十几日之后,前线传来消息,李元昊突然进兵渭州,因响应仁宗皇帝的反攻计划,负责西夏总战事的夏竦命韩琦谒见范仲淹,要求起兵,然而后者坚拒不从。韩琦见状愤怒之余选择了一意孤行,他派副将任福率五万兵马应战李元昊,同时夏竦又命令大宋其余兵马,全线深入西夏腹地。然而,李元昊就是李元昊,他先是佯装不敌,把任福的等人引至西夏境内六盘山附近,于好水川遇设下伏击,任福等十六名将领全部阵亡,五万大军也被消灭殆尽。【注2】

    好水川之战胜利后,李元昊马不停蹄的回援大板营,大宋其余的的那几路兵马,要不是看着情形不妙,及时选择了撤退了,恐怕全都得陷在里面。

    就在半个月前,还以为大宋能够一举平定西夏的朝堂诸公们彻底傻眼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节节胜利的情形会突然有了这样惊人的变化。

    五万多人啊,转眼之间,说没就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