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穿书女配只想登基[基建]

17、新年新计划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穿书女配只想登基[基建]》17、新年新计划(第1/1页)

    第二日巳时,城墙里的空地处,排满了人,负责登记的还是儿童救济所的学生和老师们。

    因为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内容都学完了,接下来便是期末考试。剩下的日子都是自己复习,兼着帮苏识晓处理一些杂事,比如现在,乌泱泱的队伍,几百个人。都排了长队。

    张林飞看着面前这个拘谨的村汉问道“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

    “就……就种地,然后上山砍柴,劈柴,有时候会打点野鸡。”

    “那你媳妇在家都做什么。”

    “我媳妇在家洗衣,煮饭,照顾老人孩子。”

    “那她要是做的不好怎么办。”

    “我媳妇做的可好了,她一个人又要洗衣做饭,还要照顾家里人,她很辛苦的。”

    村汉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激动,把声音放低道,“我媳妇不会做不好的。”

    张林飞看着人回答不错,便登记了名字住址。

    轻罗老师昨日告诉他们,小姐要求他们自己想问题来问前来登记的人,筛查一些有恶习,好吃懒做,打女人的男人。打女人三个字,特地放了重音。

    就在张林飞登记第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问题,问他如果媳妇做的不好怎么办。

    那个人可能是想展现自己力气大,有阳刚之气,便答到“狠狠的打,打一顿便听话了。”

    “……”

    就这样初筛就筛了不少人出去,只留下了接近200人。

    最终完成了政审符合苏识晓要求的不过50人左右。

    这些学盘炕的人学的很快,苏识晓从来不会怀疑古人的动手能力和智慧,毕竟他们可是能将白玉雕刻成各种模样,还能织成轻如蝉翼的丝绸,只是技术都被世家垄断,普通人享受不到罢了。

    这是苏识晓在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年,也是她第一次离开父母过的一个年,饭桌上方若仪和齐思很是欢喜,喝了些酒,便一直和苏识晓说道她的母亲齐碧水小时候有多么的乖巧懂事。

    他们应该很爱自己的女儿。可惜,因为身体并未生长完全,过早的成婚生子,他们的女儿死了。

    说到最后,方若仪掩面哭泣,“阿果,娘好想你。”

    阿果,是齐碧水的小名。

    齐思让婢女把方若仪扶了下去,屏退了下人。饭厅里只剩他们两个人。

    “陛下最近新得了一美人,很是宠爱,欲封为贵妃,可被朝臣反对。”齐思说完,便给自己倒了杯酒,仰头喝下。

    “陛下苦于世家制衡已久,想必这美人,定是出身市井。”

    齐思看了一眼苏识晓,笑道“晓儿果然聪慧,确实如此,那女子乃是盛乐一浣纱女。”

    “陛下这是中年叛逆,忍受不了世家的钳制了,这美人可是罗细搜罗来的。”苏识晓夹了一筷子的菜,好想吃炒菜啊,这半年,除了蒸就是炸,明年铁锅安排起来。

    齐思并不惊讶,苏识晓知道罗细,他知道苏识晓有秘密,但是他不会戳破,不管她是什么人,不管她身上的谜团,她愿意扮演自己的孙女。他实在不想再失去亲人了。

    “陛下如今独宠罗细,想晋他为光禄大夫,遭群臣反对。”

    苏识晓吃完了一块鱼肚子,不紧不慢的说道“世家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做三品官,陛下前朝不得意,后宫想封个贵妃也不行,世家如此做,只会让陛下越来越信任罗细。”

    西楚皇帝讨厌世家,但是同时他没办法不用世家,由于做官是举荐这个制度,第一条就是看家世背景,西楚政治又腐败,一般都是父亲举荐儿子,儿子举荐孙子,或者师父举荐门生,亲戚朋友一家子全都当了官。世家就是这么来的。

    皇帝要治理国家,依靠的还是手底下的官员,而世家将官员全部垄断,当官最起码得断文识字吧。可是这年头读的起书的人,非富即贵,跟世家怎么也绕不开关系,像齐思这样寒门出生,一身的好学问,却也是被世家排挤,当个边远小城的太守。

    如今的局面便是,皇帝除了世家,无人可用。而且这些世家手里还握着百分之99的社会资源,技术,隐匿的人口,金钱,知识。

    如今的皇后便是出生名门,乃陵州秦氏。不光皇后,后宫里的女人,几乎全是世家女子。

    就这样,这位皇帝前朝面对世家的男人,后宫面对世家的女人,他成功的被逼的世家ptsd了。

    在这位皇帝自暴自弃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罗细。

    罗细本出生市井,父亲早死,跟着寡母卖菜,一日在街上遇到在朝堂上被世家气疯了而微服出巡的皇帝。

    皇帝问罗细“堂堂男儿,为何在此卖菜。”

    罗细见是个世家公子哥,便答到“自己不识字,只能卖菜。”

    皇帝又问“那你想做官否。”

    罗细答道“自己无权无势,如何做官,不像公子,生来就金尊玉贵。”

    最后皇帝把罗细带了回去,还亲自教导他读书识字,甚至把他塞给治书侍御史做义子。

    对于楚帝来说,他的一生,都被世家安排的明明白白,皇后是世家选的,朝臣是世家选的,身边伺候的人也是。而罗细,是唯一一个他自己主动选择的人。

    他沉溺这种不受世家控制的感觉。他在罗细身上找到了这种自由感。

    齐思目光冰冷“罗细并非良臣。”

    “可他能哄陛下开心。”

    齐思没有再说话,喝完了最后一杯酒。起身离开了。

    苏识晓回到了自己屋里,齐思和方若仪给她封了好大的红包。

    造反经费真是越来越多了。

    苏识晓也给实验室的人,还有儿童救济所的老师都发了年终奖,感谢他们这半年来的辛苦。

    过完了年,画枂来给她报告孤儿们的期末考试情况。

    “第一名陈小随,第二名陈小妙,第三名苏源,第四名陈小阳,第五名张思泉,第六名顾一凡……。”

    苏识晓看了看,整体成绩都挺不错的,没有70分以下的,说明这群孩子是真的下功夫学了。

    齐思也给她带来了一些新的消息,朝廷又加了税收,除了安宁,宛城,华安,这三处地处特殊的边城之外。因为大家都知道边境三城穷啊,加了税收你也给不起,还不如不加,免得把这三城太守气到了要辞官。

    齐思语气很是不满,浔阳旱灾不过一两年,百姓尚未恢复元气,如今又要加税,只怕民不聊生。

    可是封建统治者和世家怎么会在乎庶民的生死呢。

    苏识晓还是打算按老路子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要想富,多修路。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反正加税都把安宁略过了,苏识晓在安宁怎么蹦跶,也没人管。

    如今匠人都得世家牢牢垄断着,如果有专业的匠人,基建速度会大大提升。

    苏识晓只得去问了齐思,齐思出生寒门,哪儿有什么匠人,二人又去找了方若仪。没想到陪嫁里还真有木匠。

    俗话说,铁匠干三天,木匠干三年。专业的铁匠,都在为世家做事,木匠就木匠,有总比没有好。

    苏识晓打算用水泥修路,然后在安宁开设一个新的工业区,铺设边境三城的官道,这样商业往来,行走客商,都会方便很多。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