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无分类 > 谁家马上白面郎[灵异]

第二章 云清道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谁家马上白面郎[灵异]》第二章 云清道(第1/2页)

    若一切太平无事时,寻常人总会将他人告诫忘在脑后,而往往在事出之后才后悔不迭。

    岑吟的乳名是阿吟,她隐约记得爹爹不光爱读诗,还喜欢给自己和妹妹讲许多志怪杂文。那时《迷踪记》还尚未流传于世,坊间异闻中最负盛名者乃是薄命郎君。

    昔时南国曾有个传闻,说午时三刻之后,不可去酒肆附近游荡,不可孤身在古城墙徘徊,否则稍有不慎,便会遇上薄命郎君,噬人血肉,尸骨无存。

    因此一到午夜,便家家户户闭门关窗,封锁院门。更有妇人呵斥哭闹的孩童,说再哭薄命郎就来抓你了。小孩子一听便住了口,抽噎着生怕被那郎君捉了去。

    岑老爷也是一样用这些传闻来唬阿吟和青青。他老来得女,还是一对儿孪生,喜得他戒掉了多年的烟枪,整日抱着两个孩子逗弄,笑得人都年轻了十岁。

    “爹爹,薄命郎君是什么东西啊?”阿吟抓着他的胡子奶声奶气地问。

    “薄命郎君不是东西,他是个人。”岑老爷笑呵呵地说,“不过如今……想来已经是妖物了。”

    南国人都知道这个传闻,说薄命郎原是一处大户人家的公子,谁知一朝时运不济,在围猎时丧命,据说死状凄惨非常。因他怨气不散,不辨善恶是非,七日后竟化为厉鬼回了家门,将一众家人杀尽,啃吃得一个不剩。

    有关他之旧事,在世上流传已百年。据传他无目无舌,双眼处只有两个黑窟窿,嘴里终日淌着紫黑色的污血。他所出现之处,尸体都残缺不全,仿佛被啃食过一样稀烂。

    早几十年前,还常有被吓疯的人哭嚎着说亲眼见过他。如今已不再有什么见闻了,因此薄命郎终究也不过是坊间唬孩子的传闻,如杜撰一般虚无。

    岑老爷讲得仔细,青青听得害怕,直往姐姐身上贴。阿吟回身抱住妹妹,小小的手故作稳重地抚摸她的发髻,轻声安抚她别怕。

    都说阿吟最疼妹妹。明明是孪生姐姐,却像是长了她好几岁,什么好东西都先给青青,连睡觉时都要抓着她的手,像是怕她被人给夺了去。

    青青出生时便与众不同。阿吟是哭着来的,青青是笑着来的。眉间生来便有一朵桃花印记,浅浅的三瓣,衬得她的脸十分灵动。

    两个孩子生在三月十五日,也是女娲娘娘诞辰。老人们都说青青应当有些来历,只是不知是好是坏。满月时,乡邻都争相来看,夸耀青青的异相,却有些忽略了阿吟。

    孪生子难免被旁人比对,可阿吟从小就不理会那些攀比。她对妹妹的疼爱,溢于言表。家中人也不十分在意,只有岑老爷知道,真正不凡的是这个孩子。

    她的心智和性情,从几岁起就远超同龄之人。

    岑吟依稀记得,那日爹爹摸着自己的头,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阿吟长大了要做什么啊?”

    “阿吟要做女冠!”

    “女冠?”岑老爷呵呵直笑,“怎么别的不做,要做道士呢?”

    青青抓着一只拨浪鼓,靠在姐姐身上打瞌睡。

    阿吟微皱着小小的眉头,像是在认真去想如何作答。

    “阿吟要学本领,杀鬼,杀妖,有阿吟在,爹娘和妹妹就不怕。”她郑重其事地说,“就算是什么薄命郎君来,阿吟也不怕!”

    “咱们阿吟,有志向。”岑老爷拍着手道,“爹爹以后——”

    【假象。】

    一个冷酷的声音忽然道。

    岑老爷定在原地,脸上还挂着笑意,一动不动。

    忽然间房门大开,一阵疾风骤起,猛然将他撕裂成一滩血水,飞溅得到处都是。

    屋内暗了下来,满墙的猩红色。外面传来一声嘶哑冷笑,凄厉刺耳。

    青青手中的拨浪鼓忽然自己摇动起来,咚咚作响。

    外面天空上有大片黑云凝聚,洒下阵阵雷雨,周围弥漫着一股海藻的腥气。

    漫天黑雨中,阿吟隐约听到有什么在叮铃作响,像长命锁上的铃铛,夹杂着幼童微不可闻的呼唤声。

    姐姐,姐姐。

    这是心魔。

    银铃作响,午后浮光沉沉,隐约有人在做歌。

    “聚沙罗兮婆娑,东海滨兮南国。”那人唱道,“自相逢兮一笑,入我门兮蹉跎。”

    岑吟猛然睁开眼,额头上大汗淋漓。

    小女孩呼唤姐姐的声音仍在耳畔。她拭了拭头上的汗,喘了口气,勉强镇静下来。

    前尘旧事忽近忽远,连双亲容貌都已模糊。低头看时,只见青衣道袍在身,衣摆下绣着四方白鹤。坐下蒲团微凉,抬头便是三清神像,慈眉善目,直望向悠远苍穹。

    殿外青烟袅袅,日光正好。

    岑吟轻叹一声,恭敬垂头,拱手叩拜。

    “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徐徐踏入,步伐浅浅,像是怕扰了她清静。

    即便他不言语,岑吟也知道来者何人。

    “师兄。”她轻声道,“不必如此拘谨,我已出定了。”

    “看来我来得很及时。”一个低沉又温和的声音道,“喝些水吧,刚刚从山泉里打上来的。”

    岑吟缓缓起身,徐徐转向身后。微光透过窗棱落在那人身上,迎面便是一张笑脸,虽已成年,但温润如旧。

    带自己回观中那年,他才十二岁。如今二十年过去,他早已过而立之年。但若只看他外表,却像是才及弱冠。

    岑吟打量着那人不动,他正端着一方食案,上面盛着一碗清水,水面毫无波纹。

    “余峰师兄……功力又进益了。”

    “见笑了,不敢当。”

    余峰性情和缓,多年未变。少年时原本样貌中等,谁知长着长着骨相现出,整个人如翻新一般一日一变。如今他的相貌极为俊逸出尘,性子又温润,不知有多少信女敬香拜神只为听他一句问候,抛桃花枝的更是数不胜数。

    可惜师兄木讷也如旧,只一门心思修行,对其他事毫不关心,无动于衷。

    岑吟望着他,见他依然如故,一时有些感慨,没有作声。

    “不喝吗?”余峰有些惊讶,“每次坐寰毕都要饮一碗水的规矩,今日打算破了吗?”

    “自然不。”岑吟忽然笑了,将碗端了起来。

    余峰笑着侧头,目光落在殿中红柱上。那两根柱子是松木的,粗壮笔直,牢固地撑着巍峨的大殿。每根柱子上都挂着一张木联,据说是建庙的仙师亲手所刻,乃是釉云观的诫训,也是观中弟子的字辈。

    上善若流水,无为自观心。

    岑吟和余峰都是无字辈的弟子。釉云观出世久远,上字辈和善字辈的道人大多已成仙或辞世,只是据说仍有几个人留在观中,但从无人见过他们。提起来终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如其他师兄师姐们亲近。

    曾有传言说,藏钧先生是善字辈中人,但他对此一向不做回应。久而久之,传闻淡去,也不再有人提起了。

    岑吟喝了水后,觉得松泛了许多。她拾起放在蒲团下的拂尘,轻轻一甩搁在臂弯里。

    “师兄此时来,只怕不止送水吧?”她轻声道,“可是那件事……又到了日子了?”

    余峰点头。他收敛起笑容,深吸了一口气。

    “是快到了。”他轻声道,“流字辈的……祭日。”

    釉云观虽有十字真言,却没有流字辈和自字辈。观中曾发生一件事,自此后再不起用流字,与之相对便将尚未排到的自字也去掉了。

    那一场巨变,岑吟亲眼见过,如今想起仍历历在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