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嫡姐非要和我换亲

第 56 章 姐与弟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嫡姐非要和我换亲》第 56 章 姐与弟(第1/4页)

    纪明达所乘的马车抵达安国公府门前时,纪明远正骑马转离了同一条大路。

    姐弟两人恰好错过。

    纪明达下车,先令王嬷嬷去安庆堂回禀老太太,便坐软轿向正院来。

    今次回来是给娘帮忙,自然要先见娘了。

    她是在西门下车,王嬷嬷又走得比软轿快些,先到了安庆堂。

    徐老夫人正安详得意地等着,儿媳妇哪天支撑不住,只能把三丫头的亲事交到她手里,便得知大孙女这次回来,竟是来给她娘帮忙的。

    她脸上笑容僵住。

    瞪着还在地下等吩咐的王嬷嬷,徐老夫人真是说不出一句话!

    从前没见她这么孝顺在意过她娘,怎么出嫁三个月,病了一场,还改了性子了?

    徐婉本在一旁凑趣说笑。

    见老太太面色不对,大姐姐的奶娘也正尴尬着,她忙站起来,绕到老太太身后给捏肩膀。

    见都注意到了她,她才笑道:“老太太才还说呢,想让我过去看看大姐姐身上养得怎么样了,大姐姐就回家来了。王嬷嬷,大姐姐身上好了?”

    一个平民小户家的女孩子,只是走了运养在老太太身边,人还没做成大奶奶,也能充成主子姑娘的口气来问她了,王嬷嬷心里先不大高兴。

    但徐三姑娘毕竟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孙女,又是站在老太太身后问的,她只能笑说道:“多谢老太太和徐三姑娘记挂着,奶奶身上虽未大好,但日常起坐请安已经不妨了。听见这里有难处,心里放不下,所以回来帮把手,也是想着老太太和太太的缘故。”

    暂缓过一口气,徐老夫人笑道:“我知道她最有孝心。可她才病了那一场,她娘操持不动家里的事,她就行了?叫人知道,还以为她娘如何不慈爱,连出嫁了还病着的女儿都要弄回来劳役。去告诉你太太,说是我的话:咱们自家的事自家办,别叫亲家心里不痛快。”

    站在放置着冰山的清凉堂屋里,王嬷嬷却听出了一额头的汗。

    她低着头告退,忙赶到太太院里。

    ……

    正院。

    握着女儿的手,温夫人感动又发愁:“你这才养了几天,能好了多少?年纪轻轻的,不知道保养身体,就来为这些杂事费心。还不快回去给你婆婆请罪,说我撵了你回去了,你再多养些日子呢!”

    明遥那里是没有公婆,已经自己当了家,往来方便些。明达虽是嫁回的理国府,可她婆婆已经对她心有不满,怎么还能这样任性?

    纪明达早便想好,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帮母亲这个忙。

    见母亲这样为她着想,又想到母亲是为照看谁病了的,她更坚持说:“难道叫我眼睁睁看着娘有烦难却视而不见、自己在家高乐吗?那我岂不没了良心!娘别再说了,快把三妹妹的嫁妆单子给我。一切事物我能办的,娘都交给我办,有我办不了的,娘再掌着吧!”

    “好吧,好吧。”

    怜爱地摸了摸女儿的脸,温夫人笑道:“你婆婆那里,等我再好些,我过去给她请罪。你就用三丫头的亲事练练手也好。过几年,等从淑出阁,你少不得还要出力的。”

    纪明达就笑着拿过三妹妹的嫁妆单子。

    她才要细看,王嬷嬷进来,将老太太的一番话说了。

    纪明达心口一跳,忙看母亲。

    难道她回来帮忙,还是错了吗?

    可梦里,是娘叫人去找的二妹妹回来啊!

    早在女儿进来时,温夫人已想到了老太太必会不喜欢。

    这一番话虽重,她却无有丝毫惊慌,只笑道:“你再回去和老太太说:多谢老太太挂怀,只是三丫头的亲事,我办不动,明达不能办,难道要我们交给老太太操心吗?只怕老爷第一个就心疼老太太了,还要说我们不孝顺。至于理国府,就更请老太太只管放心,我自会过去赔罪。只要咱们自家不传出有损我与明达名声的话,理国府上更是无碍。”

    王嬷嬷又听出了一身汗。

    可谁叫她被分派了这差事?她只能听命,再回安庆堂去。

    纪明达就问母亲:“是……不能让老太太费心啊。”

    “是啊。”温夫人含笑看着女儿。

    明达这样糊涂着,总比她心向着老太太,越帮越乱的好。

    用三丫头的亲事留她多住一两个月,把从阳那里冷一冷,她再教些道理,也好。

    何况,明达今日回来帮她,老太太那里必会记住,早晚与明达离心,如此一看,竟是好事。

    温夫人便笑问女儿:“你也舍不得老太太操劳,是不是?”怔神片刻, 纪明达点了点头。

    她打开了三妹妹的嫁妆单子。

    第一行是,“压箱银,两万两”。

    她不由愣住。

    家里的规矩,不是出阁的女儿每人有三万两嫁妆,其中只有六千两做压箱银吗?

    二妹妹出阁带了三万六千两银子,那是因为亲事换人,家里补给崔家才有的!

    “是你父亲心疼三丫头嫁得急,三丫头又抱怨,还没见过人就定了亲事,所以你父亲给拨了五万两嫁妆,两万做压箱银。”

    温夫人慢声解释着。

    “她嫁的又只是柴家第三子,有事难免排在两房兄嫂后面。你父亲就说,多给她些嫁妆,她到了柴家,日子也舒服些。”

    “原来……是这样。”纪明达点头,却笑不出来。

    她出阁的时候,祖母添了一万银子和一处房舍,娘添了六千银子和一个田庄,父亲原本只给多添了六千两银子。后来还是祖母看她的嫁妆竟比二妹妹的少,替她不平,才又让父亲再添了三千两,这是共九千。可父亲怎么直接就多给了三妹妹两万?

    这其中相差,也太大了。

    温夫人一直在细看女儿的神色。

    “你父亲原本就最疼你三妹妹,这也不算很出格,多添就多添些吧。”她笑道,“从她出生那天,你父亲就月月给她多送二十两银子,我早都习惯了。”

    “是吗。”

    纪明达一时不信。

    “怎么不是?”温夫人笑问,“三丫头从前那么爱缠着你、日日和你请教, 竟连这样的事都没告诉过你?”

    纪明达沉默着,没有回答。

    半晌,她目光才从“压箱银,两万两”上移开,看向了下一行。

    ……

    安庆堂。

    徐老夫人面色黑沉,叫王嬷嬷退下去。

    王嬷嬷不敢抬头,赶着出去了。

    徐婉也不敢再劝一句,只在旁边敛声屏气、安静侍立。

    独坐半日,徐老夫人终究没能咽下心头这口气,狠狠把手中茶杯甩了出去!

    婆子丫头瞬时跪了一地。

    连徐婉都提着裙子跪下。

    她心里已怕极了,仍掐住自己的腿,抖着声说:“老太太,当心贵体!”

    琉璃等丫鬟婆子也忙说:“老太太,当心贵体!”

    徐老夫人拍几起身,冷哼一声,独自走回卧房。

    果然,不是亲生的孩子,养了再久,对她再好,终究心里还是只想着她亲娘!-

    崔宅。

    在西偏门前下马,纪明远先叫人去后院问二姐姐和姐夫是否方便,方快步回房洗澡,换了一身衣服。

    系好袍带出来,小厮已在堂屋等着,笑回:“二奶奶说方便,请爷这就去吧。”

    纪明远和崔府丞排行同为“大爷”。既是借住在崔家,他便令身边人不许提排行,简单称呼即可。

    他立时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