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250-2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250-260(第2/46页)

尚也只有三十岁。唐太宗选定卢祖尚去交州任职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卢祖尚足够年轻,身体扛得住。

    李世民听完李玄霸说的另一个时空的事后,心里的气居然少一些了。

    比起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捉襟见肘,低声下气三番五次地求卢祖尚去赴任,被照脸抽了后还要反省太残暴,自己情况好许多。没有父亲的折腾,贞观朝吏治情况不错,替代卢祖尚的人不缺。

    李世民只是生气自家老师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主动坐镇岭南,卢祖尚才二十多岁而且还是个武将,居然借口体弱多病抗旨不遵。更生气的是,卢祖尚还当着薛收的面这样说。

    什么去了岭南就回不来了,那是流放的地方巴拉巴拉,坐镇岭南的薛道衡不仅是李世民、李玄霸的老师,还是薛收的亲生父亲!你当着亲儿子的的面说别人亲生父亲“去岭南的人回不来了”,你是故意找揍吧?!

    李世民道:“伯褒气得说要自己去了。父子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赴任,不然我就让他去了。”

    李玄霸失笑:“小心他辞官。虽然抗旨不行,但辞官是没问题的。”

    李世民叹气:“我也担心。现在伯褒气得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你今日不进宫,我也准备出宫找你一起去伯褒府中安慰他。可惜那张君政太稚嫩,只通过了乡试。迟个几年,他有这样的志向,我就给他机会。”

    李玄霸道:“交州的事很紧急?”

    李世民点头:“薛老师说,岭南恐怕会生变。实在不行,就让魏玄成……”

    李玄霸挥手打断李世民道:“别老压榨一个人。”

    李世民道:“也对。那就小五……”

    李玄霸再次打断:“我去。”

    李世民:“……”

    他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不行!”

    李玄霸道:“冷静点。瘴气本来就是假的,只是蚊虫叮咬和中暑而已。我又不去山林里,确定不会有事。南方温暖,说不定对我的病还更好。而且除了我,谁能把已经得病还不肯回来的薛老师绑回来?”

    李世民皱眉。

    李玄霸拍着二哥的肩膀道:“哥,相信我,我从来不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李世民阴阳怪气道:“啊?是吗?河东那把火?”

    李玄霸道:“智者千虑偶有一失。火又不是我自己放的。交州又无战事,你有什么担心?等会试结束,如果张君政上榜,就把他派来给我当副手,我试试看能不能把他培养出来。有志向的人肯定比单纯接受命令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绩。”

    李世民仍旧皱眉:“让我再想想。”

    李玄霸懒得等二哥再想,径直回府收拾行李了。

    反正自己已经决定,二哥再怎么想也没用。

    “你不同意,我就用你的字迹写诏书,你还能定我伪造圣旨之罪?”

    “李大德!你是不是找揍!”

    仿佛火山爆发的李世民把卢祖尚丢给大理寺,并在朝堂上炮轰卢祖尚好逸恶劳,不肯承担责任。虽然他没杀卢祖尚,但卢祖尚之后别想当官了,给他留给爵位就算是对得起他献城之功。

    “晋王暂代交州都督一职,即可赴任。”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朕的老师年迈,朕的弟弟病弱,他们为了大唐都自愿前往岭南。卢祖尚!朕虽不杀你!但你定会被钉在史书之中被人唾弃!”——

    今天第三更,欠账-1,目前欠账13.5章。刚刚来捉虫的时候发现定的是明天0点发文,凸!还好我心血来潮捉虫……

    碎碎念:

    1、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贞观政要》

    2、

    岭南酋长冯盎、谈殿等迭相攻击,久未入朝,诸州奏称盎反,前后以十数;上命将军蔺謩等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

    魏征谏曰:“中国初定,岭南瘴疠险远,不可以宿大兵。且盎反状未成,未宜动众。”

    上曰:“告者道路不绝,何云反状未成?”

    对曰:“盎若反,必分兵据险,攻掠州县。今告者已数年,而兵不出境,此不反明矣。诸州既疑其反,陛下又不遣使镇抚,彼畏死,故不敢入朝。若遣信臣示以至诚,彼喜于免祸,可不烦兵而服。”

    上乃罢兵。

    ——《资治通鉴》

    贞观元年末,李世民差点就发兵岭南了。

    3、

    (太宗)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

    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

    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

    ——《资治通鉴》

    (太宗曰)“交州重镇,自非宗枝,莫处其任。然朕子弟不才,恐不称职,今以委卿,无辞远也,一二年便当召卿。”

    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自言性不饮酒,以瘴疠为。

    宗令杜如晦申谕之。祖尚固辞,不肯奉诏。

    又遣其妻兄周范殷勤晓之曰:“常人之交,犹笃言信,卿许天子,安可退而致辞。”又不纳。

    于是引见太宗,亲问其故,祖尚对益坚。

    太宗怒曰:“我使人不得,何以为政!法令不可以不行,骄臣不可以不罚。”

    因命左右曳出,斩之于朝堂。寻亦大悔,命所司复其官荫。

    ——《册府元龟》

    综上所述,卢祖尚才三十岁还是武将,先同意赴任,又以身体为借口不去,李世民确实不该杀他,动手揍他一顿,免官就够了,杀还是太残暴了(李世民自己是这么想的)。

    第242章 沿着旧路下江南

    李世民的愤怒, 朝臣们能理解,但不以为意。

    如果是大汉的皇帝,恐怕已经举起屠刀。但大汉已经是好几百年前。

    在律令上, 抗旨不去做官, 或者任期未到又未得皇帝允许就挂印离开, 都有相应刑法。前者身死,后者流放一年。

    但晋朝第二任皇帝就大权旁落,臣子不理睬皇帝的任命成了士人“傲气”的象征。

    北齐皇帝高洋曾将青州长史迁为光州长史, 因青州是大州,光州是小州,魏恺就拒绝去赴任。高洋也赦免了他。

    在后世人看来只挑肥缺是贪婪, 在魏晋南北朝的士人看来,挑肥缺才证明他们清高。

    卢祖尚的挑剔在他们看来不算什么, 甚至暗地里还夸卢祖尚清高。

    不过卢祖尚惹了皇帝不高兴, 去大理寺走一趟,免官也是理所当然。如果卢祖尚将来无法出仕,那也是卢祖尚为了清高选择的代价,是卢祖尚自找的。

    至于薛道衡和晋王李玄霸这一对老弱愿意去岭南吃苦,他们也愿意夸赞。

    “卢祖尚是清高自矜, 我和薛老师是鞠躬尽瘁,夸, 都可以夸。”

    李玄霸收拾行李时,薛收气不过,决定在李玄霸府中住到李玄霸离开, 天天对着李玄霸骂卢祖尚, 也骂夸赞卢祖尚的人。

    薛收愤怒道:“毁诺之人还能叫清高自矜?!”

    李玄霸道:“你这不是看清了他此事的道德弱点吗?为何不弹劾?”

    薛收憋屈道:“朝臣皆知卢祖尚得罪我, 我若弹劾他, 岂不是公报私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