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230-2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230-240(第2/20页)

李昭玩耍,顺带为李昭诊脉。

    她安慰李昭,这次怀孕生子一定会非常顺利。

    李昭在宇文珠的建议下,每隔几日仍旧去李世民的御苑骑马打猎锻炼身体。

    出了正月后,李世民不仅封存了自己的糖罐子,也封存了自己的打猎套装。他眼巴巴地看着李昭日日打猎游玩,羡慕得表情都扭曲了。

    当李玄霸提议时,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盖章同意。

    李昭刚狩猎回家,就接到了就任左翊卫大将军,领南衙骁骑军的诏令。

    李玄霸传完旨后,对李昭微笑道:“三姊身体好,只是去管一管禁军的操练,不会累着。等姊夫回来,姊夫就领右翊卫大将军一职。三姊身体不舒服,就让姊夫帮衬。”

    左右翊卫还兼领内军。这个内军,按照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御前侍卫”,由贵族官宦子弟担任的跳板官职。所以左右翊卫大将军虽然职位和其他十二卫府大将军等同,实际上身份更贵重。

    李昭没有说接不接受。她平静地问道:“左右翊卫大将军不是你和辅机吗?”

    李玄霸道:“我知道阿姊会回京备孕,所以早早和辅机占了职位,就等你回来。”

    李昭伸手接过诏令,反复看了几遍,看得非常慢,好像要把每一个字都看一遍。

    许久之后,李昭才放下诏令,对李玄霸招了招手。

    李玄霸上前一步,就被李昭揪住了脸。

    李玄霸捂脸:“痛痛痛……”

    李昭哭泣道:“我既然已经放弃,你为何又让我燃起野心?”

    她狠狠揪了一把弟弟的脸,然后将已经成年的弟弟紧紧抱住,脸埋在弟弟肩膀上失声痛哭。

    李玄霸轻轻揽住阿姊的背:“这算什么?等阿姊坐完月子,我还有更艰苦的地方要让阿姊去坐镇。那地方太过艰苦,阿姊一人难以镇守,所以我已经和二哥商量好了,把姊夫一同流放。”

    李昭哽咽道:“柴郎不能因为我受苦。”

    李玄霸道:“阿姊,在朝为官,和在偏远地区领一个类似诸侯的实权藩王职位,你说柴嗣昌愿不愿意受这个苦?”

    李昭猛地抬头,眼泪都甩在了李玄霸的脸上。

    李玄霸先替阿姊擦拭眼泪,又用手指点了点自己脸上阿姊的泪珠。

    他微笑道:“苏毗羌受吐蕃欺压蚕食,无力反抗,请求内附。苏毗羌乃是女王执政,王夫辅政。阿姊请给我两年时间,我给阿姊谋划个苏毗羌女王当。”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明天再努力(又是不死心想要调整作息的一天)。

    第232章 熟练的道德绑架

    李玄霸这次谋划, 初次到达陇右时就开始了。

    那时大隋刚进入巅峰,平庸的人还在想着怎么讨好杨广,聪明的人窥到了盛极而衰的征兆, 被剧透的人开始布局乱世, 而穿越者李玄霸已经拉着并不想听的二哥说起世界局势。

    无论是隋末乱世还是贞观治世, 无论是争霸天下还是之后的休养生息,都是不需要穿越者开挂,贞观君臣团队自己就能开挂做好的事。

    隋末一天能涌现出十几个自立的反王, 初生的李唐节节败退,被打得想要放弃中原割据关中,但秦王李世民一句“给我三万人”就把天下平定了。

    隋朝从皇帝到大臣, 从中央到地方,完全都乱成了一锅粥。贞观一开始, 奸佞小人各个变成了刚直贤臣。

    刚经过隋末的三征高丽, 群臣都对打仗徭役这玩意儿患了应激。李世民自当皇帝之后征伐就没停下来,就激起了一次民变(李玄霸:现在这个纪录已经被小五的骚操作打破,二哥惜败原时空唐太宗。),后世皇帝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李世民究竟是怎么兼顾打仗和休养生息。

    无论贞观之前再苦再累局势再复杂,只要进入贞观一切就好了起来。

    李玄霸前世吐槽, 唐太宗莫非是带着神器“风灵月影”出生,遇到麻烦直接修改数据。

    既然争霸和治理天下的事, 高举着“风灵月影之剑”的二哥自己就能做好,李玄霸当然就对唐太宗时期还未有精力做到,或者因为地理和时间不可能预知的事做准备了。

    他首先关注的就是吐蕃。

    吐蕃真是与大唐“双生”的对手。

    在隋末的时候, 吐蕃也还未统一, 只是部落的联合;

    唐太宗横空出世, 松赞干布也应运而生, 统一吐蕃;

    唐朝与吐蕃缠缠绵绵两三百年,在唐朝快灭亡的时候,就把吐蕃也拉着一块儿入灭了。

    李玄霸不想让大唐在吐蕃身上耗费太多精力。他原本想趁着吐蕃还未统一时做点什么,但做的所有谋划,都败给了吐蕃的地利。

    后世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就算有现代医学的保护,大部分人上青藏高原仍旧会有较为严重的高原反应。

    吐蕃人凭借地利,打大唐是“顺流而下”;大唐要打吐蕃,就是“逆流而上”。行军难度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更惨的是,吐蕃随便占大唐一点地方都能转化成自己的力量;大唐打下吐蕃的领土后只能退回原地。在科技不能战胜大自然的时候,封建时代的人占领贫瘠的地方得不偿失。

    吐蕃那地比草原还难搞。治理土地不是闭着眼睛划去人口就能消化,哪怕是现代人,让他去请青藏高原支教他也不乐意去,别为难大唐人。

    李玄霸拉着连秦王都不是,完全不想现在思考太过遥远的事的二哥商量了许久。还年少的二人得出结论,大唐要减少吐蕃崛起的唯一办法,就是封锁。

    吐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资源,根本不足以让其成为强国。在吐蕃前期无法掠夺强大的大唐时,他积攒资源都是从西方的印度半岛入手。

    王玄策一人灭国为何没有封赏?除了唐初名将遍地之外,唐太宗不仅仅是军事家,还是战略家。他打的每一场仗都要看到切实的利益,而不是为了面子好看。

    即使那时吐蕃和大唐还是蜜月期,唐太宗让人在吐谷浑等地练兵的举措很明显是在防备上升期的吐蕃。王玄策是灭国了,但好处是吐蕃的,大唐就赚了个面子。天竺不给大唐脸面,大唐确实该敲打天竺,但不是这个敲打法。

    不过这也不怪王玄策,战略家太少,而且那时还没有“战略”这个概念,战略家都是天生的“直觉”,连他们做出决定时可能自己都没有好好思考前因后果,更别提教会他人。

    如果唐太宗留下自己关于战略思想的只言片语,唐高宗和唐玄宗也不会傻到帮突厥和南诏统一来反叛自己了。

    灭国没有好处,就没有功劳。这是唐太宗时期以防穷兵黩武的奖惩策略,也是他在高丽战场上局势占优还主动退兵的原因。

    李玄霸拉着二哥在地图上画圈。

    在印度半岛扶持势力封锁吐蕃西南,要等到二哥当皇帝后才能实现;封锁吐蕃东出掠夺,关键在于掌控和扶持听话的吐谷浑部落,他们现在就在做;防备吐蕃将来与大唐争夺丝绸之路要道,李玄霸和李世民将视线投到青藏高原东北边,唯一能形成人口聚集地的“东女国”,苏毗部族。

    苏毗王国所管辖的核心范围在如今青海玉树市,因有通天河、扎曲等大型河流贯通,是高原上难得可以半农半牧的地区,是吐蕃想要离开高原的“阶梯”。

    今年,松赞干布三岁。其父囊日松赞将灭掉苏毗王国,正式完成了从山南小邦首领向吐蕃统一君王的蜕变。

    “三姊,你坐镇陇右时,和东女国有过接触。”李玄霸在陇右时,就常常慷慨地支援吐蕃各部落,好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