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厂公爹让我登基

12、第 12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厂公爹让我登基》12、第 12 章(第1/2页)

    周王是宗室,不能随意审讯。

    所以确认了赵熙的话有几分真实后,周遇之又询问了具体细节,接着将周王身边的长史、管事、小厮等押出来单独询问,并一一对照。

    最后他拦住了去周王监牢宣读旨意的属下,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宫中。

    而宫里,天佑帝与几位重臣、宗室正在等候。

    重臣有刘廉首辅、陈祥阁老、赵良策阁老、礼部尚书张维运、吏部尚书愚鸿、刑部尚书简严、大理寺卿邝项光、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浩正等。

    至于宗室这边人数也不少,在京城的王爷、郡王们都来了,有庄王、成王、晋王、平宁郡王等。看到周遇之表情严肃,他们的目光都移了过来。

    这其中有厌恶、憎恨、也有好奇、打量。

    但周遇之并不在意,他行礼后径直走到了天佑帝身侧,压低了声音禀告刚才从赵熙处得来的消息,没让其他人听见。

    而等他说完,在场所有人便都听到了天佑帝惊讶的声音,“此话当真?孝敦那孩子当年的意外,真的有人插手其中?!”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齐齐变色!

    反应最大的无疑是成王,他霍地站了起来,颤抖着问道:“陛,陛下!”

    天佑帝还处于震惊之中,脸色不太好。

    他指了指齐齐望过来的几人道:“正好诸位爱卿都在,遇之,你将这件事与诸位爱卿分说一番,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周遇之便将赵熙的话以及自己的初步调查说了出来。

    说完后,满室寂静。

    按照赵熙的说法,天佑二十六年的时候,孝敦太子要成亲,定下的太子妃是刘首辅的嫡长孙女。当然,当时刘廉刘大人还不是首辅,只是吏部尚书。

    彼时周王府每况愈下,并且肉眼可见的,待孝敦太子登基,坐在皇帝宝座的那人从兄弟换成了侄子之后,周王府会越发败落。所以也不知道是谁跟周王建议,亦或者是周王自己想出来的,他打算寻两个绝色美人献上,好讨太子的欢心。

    但周王这个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既不想在明面上得罪太子妃与刘家,又想在孝敦太子面前讨好处,于是‘灵机一动’,就把两位美人安排在城外的一个庄子上。随后周王又收买了太子身边的一个太监,让他劝太子出城骑马。

    然后他便可安排太子与美人偶遇。

    谁知那天忽然下起了大雨,闪电一打马便惊了起来。

    最后惊马四处乱跳,踩死了那个被收买的太监。而孝敦太子的骑术也没有很好,于颠簸中摔下马来,当夜便去世了。

    因为是临时安排的,那个太监也死无对证,所以当时的东厂督主及番子们并没有查出什么端倪,当做意外处理了。

    事后吓得不轻的周王送走了美人和管家,并绝口不提,这件事便这样隐瞒了下来,直到今天被赵熙用来换取活命的机会。

    ……

    听完后,一屋子的重臣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谁能想到呢?

    因为这件事满打满算只经过了三个人的手,那位被收买的太监还当场死亡了,连‘杀人灭口’都不存在。所以虽然掘地三尺,但当时的确查不出什么来。

    若不是赵熙那日正好躲在了书房,听到了一些端倪,若不是他如今贪生怕死,和盘托出以求保命,只怕所有人都会以为这只是一个意外。

    成王听得眼睛发红,噗通跪了下来,“陛下,陛下,孝敦他,孝敦他死得冤啊!臣弟恳请陛下查明原委,为孝敦太子报仇!”

    首辅刘廉也站了出来,严肃地道:“陛下,周王此举骇人听闻。臣恳请陛下下旨,命三司会审查明真相,让孝敦太子沉冤得雪。”

    其余人相互看了看,也跪了下来。

    “请陛下下旨!”

    天佑帝沉吟片刻,叹息道:“朕记得孝敦那孩子,性情敦厚、稳重。最为难得的是听得进朝臣的谏言,知错能改。朕与太傅商量许久,都觉得他虽无雄才伟略,但做一守成之君足以。当年他出了意外,朕与太傅都悲痛万分。”

    “太傅更是自责于未能教好他,郁郁而终。”

    顿了顿,他看向了众臣,“既然有所怀疑,那便查个明白,以慰孝敦在天之灵。”

    “传朕旨意,命东厂缉拿人犯。命东厂、三司会审查明真相,命宗人府、刘卿、赵卿观摩审案,期间若有谁敢阻拦,当斩。”

    宗人府宗正晋王、首辅刘廉、阁老赵良策站了出来:“臣遵旨。”

    周遇之站了出来,“臣遵旨。”

    刑部、??理寺和都察院也各自有人站了出来:“臣遵旨。”

    于是接下来周遇之又进入了忙碌之中,一方面派人去赵熙说的地方寻找那位管家,一方面则在晋王、刘首辅、赵阁老三人的观摩下,与刑部尚书简严、大理寺卿邝项光、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浩正一起审讯赵熙、周王及相关人等。

    周王一开始喊冤,说周遇之血口喷人,纯属污蔑。但在东厂番子们将当年的两位美人和那位管家带回来后,他便瘫软在地,面露绝望了。

    最后真相大白,与赵熙交代的一般无二。

    杀太子,等同于谋反。

    所以在满朝哗然以及京城百姓的震惊之中,周王被赐下毒酒,其十岁以上子孙全部都被处死,妇孺则遣送皇陵守墓,遇赦不赦。

    另外赵熙求仁得仁——死罪虽免,但全家都被贬为了庶人,一并前往皇陵。其妻妾愿意跟随的便跟随,不愿意的则在皇家寺庙落发出家。

    废太子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赵熙临行时,周遇之安排了千柳带人押送,并提醒道:“此乃陛下的旨意,庶人赵熙既然让孝敦太子的死大白于天下,便于社稷有功,可免于一死。”

    “你可明白?”

    不管其为人有多么卑鄙、让人所不耻,但赵熙既然立功了就应该奖赏。所以周王案结束后,天佑帝在周遇之的劝说下还是留了他一命。不然立功者不赏,以后下了诏狱的人就更不会开口了,这对周遇之是不利的。

    当然皇陵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就是了。

    脱去铁面具的千柳点点头,“属下明白。”

    得知赵熙可能死不了后,她便找人打听了守皇陵的事。结果发现这些被送去的人每天都要步行上山祭拜,并且没有奴仆伺候、缺衣少食,更没有什么娱乐,日子过得比监牢里的犯人强不了多少,甚至还有不如。

    赵熙去了只会生不如死。

    而且她还特地将这些消息传到了赵熙的妻妾们耳边,导致其绝大部分妻妾,包括太子妃都选择了如惠贤师太一般落发出家,不跟去皇陵受苦。

    毕竟在皇家寺庙清修,只是念念佛,抄抄经书而已。等这件事情淡去,她们还有机会见到家人,更不用做什么苦活、累活。

    而跟去皇陵不但自己受苦,有了孩子更是苦上加苦。

    所以她们纷纷做出了选择。

    除此之外,千柳还打算到了皇陵后再好好安排一番。

    一定给赵熙送一份大礼!

    见她明白,周遇之缓缓点头,又道:“这件差事办完,你先不用回京,带几个信任的人去一趟幽州,查一查王家女儿的下落……”

    周遇之查王家女儿的下落,当然是想找出周冬冬生母。

    之前不查是因为废太子之事尚未尘埃落定,他抽不出人手。但现在周王已死,赵熙也将要启程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