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边关军户发家日常

3、第 3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边关军户发家日常》3、第 3 章(第1/2页)

    第3章

    “又不是给你吃的,没人在乎你的感受。”姜娩不是任人欺负的包子,才不会惯着伍氏的毛病。

    她把两个盘丝饼夹到碗里,收好炸锅,美滋滋地回屋里开饭。

    伍氏走出去两步,清楚听到姜娩的声音,又回过头来狠狠瞪了姜娩一眼,无能狂怒地在原地啐了一声。

    进了屋,姜娩拿剩下的碗舀了粥,吃起了饼。

    单是粥配饼,显得单调了些,要是还有些腌菠萝和酱菜,就更好了。姜娩心里想着,也知道就谢家这条件,喝口热粥已实属不易,不能奢求太多。

    谢童在外头吃了那个盘丝饼后,只顾埋头喝粥。

    姜娩做的饼大,饭量小的孩子一个就能吃饱。她估摸谢童还能吃,又分了一半给她,那小姑娘显然是饿极,半个盘丝饼吃完,连粥也喝得一滴不剩。

    一个半的饼并上两碗粥,这是谢童来到边关后,吃得最好吃的一顿饭。她自己也记不清楚,有多久没有体会过饱餐一顿的感觉。

    晚上,姜娩在规划完她的那点私房钱该怎么满足一日三餐后,向谢童问起她哥的情况:“童姐儿,你大哥每月是什么时候休沐?”

    谢童愣了一下,低下头掰着两根手指算算数。

    接着,她对姜娩伸出了八根手指头。

    姜娩对着小孩儿脏兮兮的手指思考了片刻,问:“每月初八吗?”

    谢童摇头。

    “还有八日?”

    依旧摇头。

    与哑巴的交流就是不方便在这里,好在姜娩比较有耐心,又继续猜,“是不是你大哥已经去了八日了。”

    这下,小姑娘眨巴了一下眼睛,许是惊讶她能够猜到,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

    姜娩在心头算了一下。往回推八天的日子若是谢翊每个月固定的休沐日,那再等半个多月,谢翊就能回来了。

    从原主继承的记忆里,姜娩不知道谢翊何日归家,倒对谢翊每月拿的饷银了如指掌。

    像谢翊这种被扔到边关的军户,和被流放的“恩军”没有多大区别。谢翊成了家,每月能分到八斗米,一家三口的嘴巴,就靠着八斗米养活。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没有多余银钱,吃的菜啊、调料啊,都得用米去换。所以日子才过得这般紧巴巴的。

    姜娩想到原主存的那点私房钱,也不知道那银簪能卖多少钱。

    剩下的铜板等明个儿去市集里买点吃的,等到谢翊回了家,得商量一下以后家里的日子该怎么过。若是谢翊配合,这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但他要是不愿意,那就好聚好散。

    谢翊的情况姜娩分析过了。

    从夫妻的角度来说,两人的关系已经糟糕到了极点。她在谢翊心中的形象,应该就是个势利的村妇,以谢翊曾经的经历和背景来说,要接受这样一个妻子是很难的。

    但对于姜娩,这恰恰是好处。

    婆家没有烦人的长辈,小姑子年纪不大好糊弄,她也不用在这个朝代面对嫁人生子的苦恼。等过两年立了足,再和谢翊和离,也全了谢翊不想要她这个妻子的心思。

    皆大欢喜。

    姜娩在心里一步一步计划着,躺在干燥的秸秆床上,就这样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她醒来后,去打听了去往镇上的驴车,让别人捎了她一程。

    带上木盒里的二十来个铜板和银簪,姜娩先去了当铺当簪子。因为她的簪子不是足银,掌柜的一开始只愿意出八十文,在两人一番拉扯下,最后以一两银子的价格把那根簪子当了出去。

    身上钱不多,姜娩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最终买了两斗米,五斤面,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调料回家。

    她的二十来文钱花得干干净净,兜里只剩当了银簪的一两银子。

    这一两银子姜娩不打算动,得留点给自己当后路。

    把这些东西捎回去,谢童看她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拎,在门口愣怔了好半天,还是姜娩唤她上去帮忙,谢童才挪了脚步。

    姑嫂二人把东西都安置好,粮缸里倒了米,罐子中放了面,各种调料摆放整齐,姜娩的心安了不少。

    后世生产力上去了,吃喝倒是不愁,但古代的经济限制,家里没存粮,她心里总有些没底。

    临到中午,姜娩和谢童应付了一顿午饭,她便打算把家里的院子清理一下。

    院子不小,但论七八糟的,都是一些杂草石块,味道还不好闻,她可不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生活。

    把院子空出来,不但能种菜,还可以再养点鸡鸭鹅,小农经济下,不求富裕,养这张嘴倒是不成问题的。

    姜娩记得,昨日去隔壁那个大婶家买面的时候,她院子里就有母鸡。回头有了鸡蛋苗,对方若是愿意的话,可以让他们家的母鸡帮忙孵一下。

    心里做好了打算,姜娩就开始动手了。

    她自然是叫谢童一起来帮忙。谢家的工具不对,二人要先拔草,她把锄头给了谢童,自己徒手去清理。

    谢童不太会用,姜娩就教她怎么使力、怎么锄。没一会儿,小家伙就气喘吁吁,去一旁歇着了。

    “要是累,你就休息一会儿,再来帮忙,我一个人的话,这里是干不完的。”姜娩叮嘱。

    毕竟她这里可不是忠勇伯府,谢童也不再是伯府千金,不是她以前等着下人照顾的日子。

    谢童也算懂事,在一旁缓口气后,继续来帮嫂嫂的忙。

    姜娩动作快,没一会儿就把院子里的杂草拔完。把杂草和石块清理干净,她用锄头翻了翻院子里的土,打算看看哪块地方适合种菜,回头好把位置给空出来。

    等翻到灶台边,姜娩看着灶台,在思考怎么处理这周围,谢童连忙过来,挡在她面前,张开双手就摇头。

    小家伙不会说话,也不知道她这是个什么意思,姜娩说:“灶台边还没清理干净,你把地扫了,这里我来弄。”

    谢童突然抱住她的腿,继续摇头。

    “你不让我打扫卫生吗?”

    谢童点了点头,似是意识到不对,又晃晃脑袋。这次,她显然有些着急,拧着眉在原地转了一圈,然后抢过姜娩手上的扫帚,对着灶台边做了一个打扫的动作。

    “你是想打扫这里,让我去打扫其他地方吗?”

    谢童的意思终于传达出去,她忙不迭地点头。

    反正是打扫卫生,姜娩不和谢童争,便由她去了。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姑嫂二人把院子清理了一遍。一些不能用的工具该扔扔,不但腾出空间,整个院子都焕然一新,全然变成了另一幅模样。

    姜娩生火烧了水,把脸和手都洗干净。

    随即,她找了张旧木凳坐下,帮谢童擦脸,顺便道:“童姐儿,你想不想学哑语?”

    谢童圆眼微瞪,黑葡萄般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写满了好奇。

    经过这两天和谢童的交流,她觉得一次两次还好,但要日日都像刚才那样去猜,未免也太累了。

    上辈子她只有奶奶一个亲人,奶奶也得了哑病,为了奶奶,姜娩特意学过哑语。后来和奶奶生活时间长了,两人不需比划也能大概猜到对方的意思,可现在,她和谢童显然没有这样的默契。

    “我们两个在家里,有时候避免不了交流,等你学会了,你给我打哑语,我就能知道你的意思。”

    谢童愣了片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