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

第59章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第59章(第2/3页)

个底朝天也绝无证据,于是面色镇定如常,一口咬定:“是。”

    薛玉霄肯定不会信。放在任何一个大族身上,钦差都不会轻信。不过既无证据,人去楼空,又要如何对证呢?不过也就是像往年一样不了了之。司马熹等人对此深有经验。

    为了防止薛玉霄的脸色太不好看,司马熹又解释道:“北人虽经过河内,但并未停留,大多都继续往南方迁居而去了。我们坞堡人手已足,并没有留太多流民,这上面的每一户都是可考的……而且,我听闻陛下旨意所明,地方士族可以留下一定数目转为荫户,您看……”

    薛玉霄叹了口气。

    她又喝了一口苦丁茶。这种茶极为清火散热,祛除烦渴。她修长的手指抵在瓷杯杯壁上,道:“你们这份名册太薄、也太敷衍了。郡王,还是在下来补充一二吧。”

    薛玉霄说完,旁边的李清愁便取出预备好的名册——上面写着田庄隐户的姓名、籍贯、何时到来——事无巨细,详录在此。这一卷新抄写的黄麻纸被随手扔在地上,就落在司马熹的面前、司马慧的脚边。

    小女孩弯腰欲捡,薛玉霄按住她,笑道:“让你家大人捡。”

    在这卷墨痕弥补的黄麻纸落地时,轻轻砸落的一声,仿佛轰然敲击在了众人的心上。几个司马氏的族老彼此交换眼神,都怀疑是内部出了问题、有人向皇室攀附泄密。然而彼此看了良久,都互相不能确定。

    司马熹的脊背微微僵住,她盯着薛玉霄的脸,依旧有几分“故布疑阵”、“空城计”的猜测,她弯腰捡起这卷纸,迎面展开第一行,就是她看过十次以上的隐户姓名籍贯,跟正式记载别无二致,唯一的一个不同,就是名字后面跟着一个别致的数字——九百六十钱。

    这是什么意思?

    众人的目光汇集在司马熹上,都想要从她那里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她一页一页翻阅下去,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得极差,额角渗出微微的冷汗。

    “这卷纸上不能尽数写下,”薛玉霄道,“其余的北人隐户,还要我挽起衣袖,当场写给你看么?”

    司马熹道:“都尉……我们何苦闹到这个地步。都尉有备而来,我等也只能悉听尊便。然而侨民迁徙辛苦,我们庄子上的田地过了年也需有人耕种,我知道您这样无法向陛下交差,不如这样……这纸上的半卷隐户,全都交给朝廷注籍调遣,另外半卷……”

    她话语一顿,身后忽然走上来几个侍奴衣着的少年,手上各自捧着一个礼盘,盖着鲜红绸缎。其中为首的那个少年清俊可人,跪行上前,将木托盘举过头顶,露出一截白皙青涩的后颈。

    薛玉霄没动,便有司马氏谋士上前掀开红绸。绸缎下一片灿光——乃是白银所铸的一块宝树,而宝树上的枝节上挂满了黄金果实、黄金碎叶。

    薛玉霄见状,忍不住摇头一笑。众人便觉此路可通,态度顿时转变,又接连掀开后面的红绸,宝玉、名墨、古玩……大族的库房确实丰富。

    “是啊,何苦闹到这个地步。”薛玉霄感叹道,她闭眸又睁,目光一一扫过面前的诸张面孔,唇边笑意缓缓消失,挽袖将茶盏拿起,亲自给司马熹斟了一杯苦丁。

    司马熹看到茶面上漂浮的绿叶,咬紧后槽牙,猛地仰头灌下,旋即被浓重的苦味麻痹舌根,眉头紧皱。

    “此茶并非豫州所产,辛苦你们寻来。”薛玉霄道,“你们看到卷尾的数字了吗?九百余文,同样的耕种,每家相差不过百文钱。”

    “这是……”

    “这是一户一年的收成,以官价换得的钱财。”薛玉霄道,“如此收成,最低每年要交司马郡王过五成的地租税款,打点管事,孝敬上头的部曲娘子。所剩的数额,早晚喝粥都不足以吃饱饭,更不足以养活女儿——这些北人并不交国朝农税,只受你们一族的管辖,居然都贫苦至此。能够压榨到这个程度,也难怪你们抓着不放。”

    她语气淡淡,继续说了下去:“圣旨与文书上皆写着,侨民免除徭役、兵役,减税赋。另有兵士护送,不至于途中受劫掠而亡。到了你们的土地上,却没有一句实言——对我造谣污蔑、扭曲事实,篡改圣旨,难道你们司马氏,仍有不臣之心?”

    最后几个字落得极轻,正合她轻敲茶盏的节奏。

    此言落下,地上跪着的几个侍奴被吓得伏地不起。坐在席位上的司马氏族老幕僚也都豁然而起,面色急遽变化。她眼前的司马熹攥紧手中黄纸,声音顿时冷冽下去:“薛都尉,说我等扭曲事实、污蔑于你,总该有证据。”

    “证据啊。”薛玉霄重复此言,道,“满堂都是位高权重的食肉者。诸卿口中,自然没有一句真切之言。难道郡王童真所问不算证据?街巷坊市议论之声不算证据?还是这些被你们撵去陈郡躲避的隐户、每日惶惶不可终日之态不算证据?还是要我派人抓来那些农户,我们当面对质?”

    她的质问之声一句重过一句,到后面,司马熹已经无言应答。她额头上青筋直跳,后槽牙磨出声音,对面前这个棘手的钦差几乎起了杀心:“都尉,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逼急了彼此,到时候面子上都不好看。”

    薛玉霄微笑道:“怎么,你们族中藏了五百个刀斧手,应茶盏声碎而起,要将我斩死在此地,再嫁祸给山中匪贼,搪塞陛下?”

    她说着便干脆将瓷杯扔在地上,一声清脆碎裂。四周的司马氏部曲却不敢动。薛玉霄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是京兆薛氏嫡女,军府都尉,朝廷钦差。我要是在你们坞堡掉了一根头发,你猜军府和我母亲会不会携兵刃登门,国朝会不会官兵压境,杀得人头滚滚?你们有多少人够给我陪葬,站出来!我数一数!”

    司马熹感觉自己的喉咙里往上冒一股难咽的血腥气。

    这股血腥气不光是从她咽喉中冒出来,还从在场的每一个人脑海中窜出来。

    薛玉霄坐着,抬眸与她对视,却让司马熹生出一股被睥睨之感。她想不通这样一个年轻至此的士族女,是怎么有这样惊人的算计和胆识,她不得不为此退步——第一次退步,是因为她手中掌握着真实名册,第二次退步,则是理亏在先,被势压至此。

    司马熹道:“我等对朝廷尽忠,绝无反叛意。”

    薛玉霄还未痊愈,此刻稍微动了点气,流露出疲倦厌烦之态。她轻咳了两声,接过身侧人递过来的披风重新系上,道:“那篡旨污蔑的罪魁祸首是谁?请交出来,以正刑法。”

    司马熹的目光折向身后众人。显然,受到锦衣玉食多年,也到了她们为族内效死的时候了。她的目光如同闸刀,在每个人身上滑过,最后停留在一个旁支小宗的身上,那人浑身发抖。

    她张口,正欲点出此人姓名,此旁支猛地站出来跪在地上,高呼道:“都尉大人!是郡丞让我等这么传播消息的!”

    郡丞指的便是司马熹。

    这句话说完,那名旁支飞快地凑上前来,跪在薛玉霄身边,申辩道:“文书下达至郡县,我们俱没有资格查看,乃是郡丞所言!郡丞所言啊!”

    “荒谬!”司马熹驳斥道,“来人,把这个胡言乱语的篡旨者斩杀于都尉面前,以平钦差之怒!”

    部曲族兵顿时抽刀上前,对着那人的脖颈扬起。刀锋没落下,被薛玉霄旁边戴着斗笠的年轻娘子以剑鞘挡住。

    李清愁手腕一震,生了锈的砍刀顿时开裂,被剑鞘上的金属装置击得从中断裂,坠在地上。

    薛玉霄温声问道:“真是这位司马熹大人、河内郡丞所言?你亲耳听到?”

    那女郎道:“千真万确!请都尉大人饶我一命,此事绝不是我的主意啊!”

    薛玉霄便移动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