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川月

18、取舍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山川月》18、取舍(第1/2页)

    翌日温明裳去翰林院就职,临出门前恰好看见柳家大夫人在给柳卫送行。上了年纪的妇人双目通红,抽抽搭搭地叮嘱着独子出门在外需得注意些什么,惹得周围的家仆丫鬟也做出了一副满目哀愁的模样。

    温明裳站在角落里看了一会儿,冷眼看着这番母子情深。她也刚从西苑出来,眼见着这番情形自然也会想到温诗尔,但想到母亲,她就没法真正与这母子二人感同身受。

    深闺妇人受困闺阁,眼里只有夫与子,她不是不能理解,但她也忘不了这位大夫人对温诗尔和自己做过什么。

    打骂都是轻的。

    日头透过屋檐在脚底下斜斜拉开一条条阴阳明灭的线,温明裳垂眸看着日晷慢慢挪动,她掐着时间看完了这场戏,而后绕了后门出去。

    时辰尚早,玄武大街上往来的人还不多,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温明裳走在街上,远远地还能看见策马奔过长街的羽林。

    路上的行人偶尔会将目光挪到她身上,瞧见那身靛蓝的官服时眼神里含着隐隐的探究。

    柳文昌道翰林院的官服要她今日挂了牌子才能拿到,倒是没成想昨夜她从宫里回来时,这身衣服已经被送到了府上。

    倒是不知道是谁做主提前送来的。

    只是长安多权贵,身着这身衣服的或多或少在这座皇城里都有点底子在,如她这般走去翰林院就职的倒是不多见。

    沈知桐在翰林院门口等着她。

    靛蓝的官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温明裳本来低垂着眼在想事,听到有人唤她才抬了头。

    翰林院的官帽给她戴着有些大,饶是将系带系紧了些也有些松,她动作稍大些,眉眼就会被压下来。

    但这样的颜色,却是这官帽也遮不住的。瓷白的手腕从暗色的衣袍里露出来,衬得人愈发白净清秀。

    沈知桐没忍住多看了两眼,这才走下阶去迎她,打趣道:“不错嘛,这身衣裳穿上倒是有模有样的。”

    温明裳扶了一下帽子,抿唇冲她笑了下。

    两个人边说着边跨入了门内。两年前翰林院重修修葺过,正值春日,朱墙新叶,入眼便是好一处风景。

    “比起别处,咱们翰林院可以算得上闲差了。”沈知桐领着她往里走,“你这翰林编修,说白了干的就是诸如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等一系列的活计,平日里若无什么事,早些回去也是可以的。”

    “不过小师妹你同我这个闲人可不一样,你恐怕在这翰林院不会待很久,至多一两年。先生也好,吏部的诸位大人也罢,想来都会琢磨着把你放在什么位子上,到那时,你恐怕会怀念起在翰林的舒服日子咯。”

    温明裳歪了下头,问她:“师姐不想着离开吗?”

    “我?”沈知桐笑笑,“我可不是你跟师兄,我呢,倒是情愿同这些书文史册打交道,总好过成日里担心些生民利弊。”

    “也不是说那些不好,总归要有人来做的,但我却不是合适的那个。先生不也常说,我们这些做弟子的,挑的路最合适自个儿就好吗?所以,我跟你们比起来,还是该待在这翰林院。”

    温明裳步子稍顿,忽然想起来宁朝雨来,于是顺嘴提了一句。

    “她啊……”沈知桐指节抵在自己下巴上思索了片刻,“早些时候倒是见到了,瞧着挺文弱的小姑娘,还有些唯唯诺诺的。不过原先我在国子监也听人提过她,若是真如你所言,倒是可以让她调到我手底下。”

    沈知桐前些时候接了宫里的意思,要她修撰景帝之后的史册记录。

    这么说着,两个人已经站到了门前。

    “到了。”

    温明裳抬起头,目光在高悬的匾额上一扫而过。

    沈知桐先她一步进去,她转到了一处小几旁,伸手取了上头的东西递给了她,“这便是牌子和你日后要办差的一些要用到的东西,早几日便备着了。你先拿着,若觉得用得不顺手或是缺了些什么,再来寻我。”

    温明裳点了点头。

    她今日才入翰林,倒是没什么差事可以让她做,沈知桐简单同她介绍了一下各处,道她可以誊抄一下桌上的书册,若是抄完了,可以先自行回去或是四处转转。不过这东西并不急着要,她想要先走走也行。翰林内孤本典籍不少,她若想看也可以看看,就是注意不要乱动卷宗。

    温明裳在屋子里四下看了看,绕到桌案边上提起了笔。

    誊抄书册很枯燥,但她一向耐得住性子,这么一坐就是几个时辰。中间仆役过来送了一次午膳,她随意吃了点,提起笔就继续。

    全部誊抄完已经过了午。

    温明裳站起身揉了揉发酸的小臂,从窗子里望出去瞧见日光柔柔铺了满院。

    时辰尚早,柳府温明裳是不想这么早回去的,她回忆了一下早上沈知桐说的那几处地方,起身打算去藏书阁瞧瞧。

    门口守门的老头拿着卷字迹潦草的书册盖在脸上,靠着摇椅小憩。听到外头传来的脚步声,他懒懒地抬起头,目光在温明裳腰上挂着的牌子上扫了一眼。

    “新来的编修?”

    温明裳应了声是,她刚想着说些什么,又听到老头子悠悠道。

    “新来的,姑娘家……噢,崔德良教出来的那个?”

    温明裳一愣,倒是没想到他能说出来。

    毕竟这翰林院这么些人,来来去去的谁又能说得清。

    “进去吧。”老头指了指里边,“规矩想来也听了,看可以,别带出来就是,尤其是左手边的那个柜子里放的卷宗。”

    说完又把脸上的书文盖了回去。摇椅摇晃,春风过廊,倒是好不惬意。

    温明裳多看了他两眼,放轻了动作慢慢走进去。

    入眼的是满目的史册书文,她的目光从书架上一一掠过,却没伸手去取。早上来时,沈知桐交给她的那些要誊抄的东西是些山野文士的诗赋文章,翰林院有的时候会收录这些入库,这抄了一早上,谁还想看这些。

    兜兜转转还是绕到了放着卷宗的那几排书架前头。

    这些卷宗记的东西很杂,有历年春闱的,有哪位君王在位时的官吏调动的,甚至还有四境的军报。若是没有人来指引,单是找到想看的那些都麻烦得很。

    但一般也没人会来调看这些东西,是以翰林院也就一直让人整理。

    温明裳看了好一会儿,忽然瞥见眼前藏在一堆乱糟糟的卷宗中间的一份文书。

    露在外头的一角上写了个“雁”字。

    雁翎?这是军报?她眼皮一跳,伸手就想去把那东西抽出来。

    可惜下一刻,她探过去的手就忽然碰到了什么。

    温明裳肩膀一抖,连忙把手收了回来。

    刚刚那个是……

    还不待她重新琢磨,对面那头就响起了很轻的脚步声。

    这边的架子高低参差不齐,温明裳站的这块地方再往里走一些,书架就比人还高了,若是有个人站在那不出声,这边决计是看不见的。

    温明裳仰起头,看清对面那人的脸的时候猛地一愣。

    “温……”洛清河手上拿着适才的那份文书,“温大人?”

    她没再叫温姑娘,而是坦诚地把那些本该藏在心底的猜测放到了明面上。

    两个人隔着一个书架,对视了片刻,然后温明裳瞧见那双墨黑的眸子里沁上了一点惯常的笑意。

    温明裳长舒了口气,应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