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川月

16、宫墙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山川月》16、宫墙(第1/2页)

    离刀最近的那个禁军百户猛地打了个哆嗦。

    长刀寒芒冽冽,这一下像是插在每个人心口,叫人不住得觉得喉咙一紧,眼睛似乎也被刀锋刺痛了。

    洛清河踏入办事房的时候言笑晏晏的,说话也和气,这样的外表太容易迷惑人。这一刀是提醒,更是警告。

    她是武将,是雁翎的统帅,纵然卸了那身战甲,弃了厚重的鬼头刀,她也还是个将军。

    新亭从来就不是摆设。

    那双带笑含情眼下藏着的是北地的寒峭。

    人群哆嗦着想跪下请罪,却又听见点将台上传来声音。

    “跪什么?”

    禁军的军士们面面相觑,满眼的畏惧与不解,就连惯常糊弄巡察的这些个老人都拿捏不准该如何。

    宗平在心里暗笑,但他面上没显露半分,反而是绷着脸走上前拔出了深深刺入地面的新亭。他提着刀走近了点将台,把刀向上一抛。

    洛清河抬手稳稳接住了刀,她把刀收回鞘中,道:“天子有令,劳烦诸位日后暂且在我手底下领着职了。但我虽拿了牌,却不代表我就是吊着你们身家性命的主子,你们的主子只有金阶之上的那一位,故而,你们跪的人不是我。”

    “我是来教你们如何做‘军’,不是来用你们打仗的。但既然是教,那就按规矩办事。”

    台下一阵私语,紧跟着就有个禁军百户站了出来,喊道:“卑职见过将……总督大人!”

    有了领头的,这些个人在这帝都的浑水里摸爬滚打也不是一两天了,自然知道该如何拿捏分寸。

    洛清河也没想着说一两句就把早就散了的人心聚拢起来,她有自己的考量在,禁军闲置这么久,要拉起来绝非一时之功。

    恩要施,威要立。

    她侧过头,道:“宗平。”

    “在。”

    “念吧。”

    宗平应了声是,他没打开名册,但却熟练地把每一个记录在案的佥事到百户名字都叫了出来。

    “两炷香,劳烦诸位走一趟。”洛清河眯起眼,“记录在案的三万人我都要见到。”

    下边的人似乎还想开口找个借口,却又听到她继续道。

    “若是缺一个,倒也不碍事……军纪如何做处,是罚俸还是杖责,抑或是褫夺铁牌,我照章办事。”

    这话把下边的人满腔的借口都给堵了回去,他们呆愣了须臾,忽然瞧见宗平已经面无表情地点了香。

    一众人哗然,一窝蜂地就往校场外边跑。

    点将台上放着一方桌案,上头搁着笔墨,是早前天还未亮的时候栖谣先行过来放下的。洛清河从雁翎带回来的两个近侍,宗平身为男子,在外行走方便,明面上的事交给他来做,但私底下的很多事情,都在栖谣手里。

    宗平是正儿八经的铁骑出身,少年时就被老侯爷选中做了洛清影的副将,后来洛清影把他分去了洛清河手底下,直到今日。但栖谣跟宗平不一样,挂着雁翎的职,可她是江湖人出身。

    所以有些事情必须给她来办。

    洛清河捻起笔,一手把桌上的小册拿了起来,她背对着校场,却能将身后那些禁军将士的一举一动收入耳中,这是常年在边境淬炼出来的敏锐。

    她听着混在风声里的私语,拿着笔在小册上圈出了几个名字。

    入夜时,宫里来的人比预料的要早些。

    温明裳到底还是把柳文昌送来的那身衣衫穿上了。月白的交领大袖,腰上还坠着文士袋,是寻常的样式,但料子和纹样要精致许多。温诗尔替她绾的发,白玉簪子从鸦羽般的长发中穿过,愈发衬得人白璧无瑕。这簪子是她及笄的时候北林书院的先生送的,末尾镌刻成青竹叶的纹路,端得是一派的文人清秀。

    玉是好玉,也极配人。就连见惯了宫中各样颜色的内宦,在人出来时眼底也不住地流露出一丝别样的目光。

    羽林们扶刀立在马车旁,甲胄擦得锃亮,温明裳出来的时候留心瞟了眼他们挂着的腰牌,分辨出这些是寻常的羽林卫,而不是门第出身的羽林郎。

    这才是正常的。她这么想着,把心思收回来,静静听着车轮蹍过玄武大街的道路,街上商贩的叫卖声和行人杂乱的声音交杂在一处。

    等到了宫墙外,外头的羽林掀开了车帘,道:“温大人,请。”

    温明裳听到这个称呼时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几乎转瞬,她面色如旧,淡声道:“多谢。”

    周遭停了不少辆马车,她刚扶着车沿站直,就听见身后有人唤自己。

    “温……温姑娘!”

    温明裳回过头,瞧见宁朝雨提着衣摆朝这边小跑过来。

    “慢些。”她笑了笑,道,“今夜及第的都在这,我也不会跑,着什么急呢。”

    宁朝雨闻言红了脸,支吾道:“我……就是,就是想迟了这么久,跟姑娘说一声谢。啊还有,恭喜姑娘一甲及第!”

    她看着还是拘谨,一口气说了这些话,都快有些不太敢看温明裳。早前温明裳还在国子监的时候,有听说过国子监里有个姑娘挺奇怪,史学得极好,可是不大擅长接触人。那日看见宁朝雨,她瞧见对方腰上挂着的牌子就忽然想起这事来,后来春闱结束后还回去问了下沈知桐,这才确定了她没猜错。

    温明裳眨了下眼睛,道:“那我也恭贺宁姑娘如愿以偿?”她说的是吏部给的职,宁朝雨被调去了翰林院里主责修撰历代史书的史馆,这姑娘既然对这些有兴趣,领这个职自然是最合适不过。

    果不其然,宁朝雨听到这话眼睛也跟着弯了起来。

    羽林领着一众人往宫城里走,虽已入了夜,但宫城里却是灯火通明宛若不夜城。

    温明裳跟宁朝雨有一搭没一搭地攀谈着,她侧过脸,却敏锐地觉察到始终有一道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其实想想也不难明白,春闱一甲,很难不成为在场目光的汇聚之地,恐怕等到了宫宴上也是如此。

    可惜这阵自入宫伊始就不曾停歇的低语声却似乎在一瞬间停了。

    前边的羽林不知道何时停下了脚步。

    温明裳眼睫颤了下,抬眸越过羽林的背影往前头看去。

    道路的尽头,锦衣男子长身玉立,他瞧着年轻,估摸着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但人就这么站在那,便有一种莫名的贵气在。

    不等他开口,羽林们屈膝而跪,齐声喊王。

    纵然不认得,但听得这样的称谓,在场的人多少也猜出了眼前这位是什么身份,自然是连忙紧跟着见礼道向王爷问安。

    咸诚帝子嗣不丰,膝下也不过三子一女,长公主如今以守丧静养的名头养在嘉营山,大皇子更是早两年领了王爵去了封地做了个逍遥王爷,今上留在京城的皇嗣就只剩下了两个。

    而恰好,温明裳前两天听姚言成说二皇子帮咸诚帝去巡视京畿了,那么眼前这个人的身份不言自明。

    三皇子慕长临,也是咸诚帝膝下唯一一个中宫所出的嫡子,长公主慕奚的亲弟弟,十五束发那年受封的端亲王。

    说来这人的市井传闻也不少,但说的最多的还是他和王妃。

    毕竟自己跪太极殿求娶一位生而有缺的女子的皇子可不多,更何况他还是唯一一个嫡出,日后若无意外,金阶之上的那个位子十有八九是他的。自古帝王家薄情,他倒是认死了一个人不撒手。

    可若说这人要美人不要江山,却也不是。他自幼拜的安阳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