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川月

8、靖安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山川月》8、靖安(第1/2页)

    “将军?”国子监的女官似乎问了一声,余下的声音混在风声里,叫人听得不甚真切,但人却似乎是慢慢走远了。

    温明裳揉了揉自己的脸,虽然本是无心,但自己刚才这举动怎么有点做贼心虚的味道来。不过对方应该没看清自己的脸,应当不妨事。

    这么想着,她也不打算多做逗留,加快了步子往昭禄阁那头走。

    沈知桐在门口等她,见到她人影才笑道:“一别六载,我还以为你忘了回来的路。”

    “先生在里头等你。”她想了想,没忍住补了句,“我还担心你阿爹不放人,还好先生管陛下借了羽林。”

    她说起这个,温明裳倒是想起来问她,“说起来,羽林郎何时有那般年纪的少年郎了?”

    沈知桐闻言一愣,脱口而出道:“你不认得他?”话一出口她又似是想起来什么一般嘶了声,“也对,你不认得才正常,别说你,你爹都不一定认得出来。”

    温明裳张了张口,刚想问那人是谁,就瞧见对方满脸的复杂。

    “他……他姓洛,名呈,或许叫他的字你会更熟悉。”沈知桐眨了眨眼,“他字清泽。”

    洛清泽?那不就是……

    “靖安世子?”

    “嗯,可不就是他。”沈知桐砸吧了下嘴,“我知道先生请的羽林有他之后也吓了一跳呢。”

    可这不对……他一个靖安世子,未来必定是要接手雁翎铁骑抵御北燕的,怎么会在长安做了羽林郎?

    这不合常理啊。

    温明裳眼神变换了两下,忽然想起刚才路上撞见的那个人。

    女官喊她将军,说了世子,她叫对方传话的时候说的名字是什么来着?

    对了!就是阿呈!

    这么说那个人……

    “明裳?怎么了?”沈知桐不明所以地看着她。

    这怎么突然就……

    温明裳还没来得及答她,就听见门内传来一声低唤。

    “裳儿,进来说话。”

    温明裳容色一凛,她闭上眼,把前一刻的惊愕压下去,稳了声音再睁眼开口。

    “是,先生。”

    车马被拴在了国子监外的树边。

    纪宏看了眼站在边上的少年,道:“差事办完了,世子还不回去吗?阁老可没让你把人送回去,我一人便可。”

    “听闻今日铁骑归京,世子不回府见一见将军吗?”

    洛清泽原本擦着腰间带着的刀,闻言刚想答话,就听见门口一个他无比熟悉的声音响起。

    “阿呈。”

    少年闻声一愣,错愕道:“阿姐?”

    纪宏也跟着一块看了过去,他看着那人逆着光立于石阶上,愣了一瞬后赶忙行礼道:“见过洛将军。”

    “纪大人,有礼。”洛清河冲他笑了笑,转而看向弟弟,“差事办完了?”

    “嗯。”洛清泽点了点头,“我出去前听闻阿姐不是进了宫?何时来的?”

    “事办完了便想着来寻你。”洛清河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错,看样子我不在长安的时候也没懈怠。”

    少年的气息很稳,虽然还不及许多顶尖高手,但在这个年纪已经算得上翘楚。

    洛清泽挠了挠头,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来,半点看不出此前办差的时候那种肃然的模样。

    到底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洛清河点点头,对纪宏道:“既然舍弟的差办完了,纪大人不介意我先带他回去吧?”

    纪宏忙后退一步,道:“自然,将军慢走。”

    洛清河唇边仍挂着笑,她打了个呼哨,骏马的嘶鸣声从远处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须臾便至眼前。

    这马打着响鼻在洛清河跟前停了下来,它前蹄在道上刨了两下,低下头拿脑袋去拱将军的手。

    羽林直属御前,不论战甲佩刀还是战马都称得上是大梁军队最好的那一批,毕竟他们并不缺军饷。纪宏身为羽林郎,良种马自然见过不少,只一眼便能看出这可不是关内各大马场能养出来的。雁翎有单独的战马供应线,否则绝无法抵抗全民皆战的北燕人。雁翎的马是燕山半山草场下的马群挑选驯服后的选种,其中有不少野性未消的,还得将士自己费心去驯。

    燕北狼骑一度冠绝天下,和这些草原人交锋,慢上一分都有可能被削下头颅。

    眼前这一匹通体乌黑,唯有四蹄雪白,瞧着颇为神骏剽悍,马头挂着的玄甲还未卸下,一看即知定然不是凡物。纪宏悄悄看了眼抬手抚摸马鬃的洛清河,猜想道这匹马大概也是这位雁翎主将自己驯的。

    不愧是雁翎的铁骑啊。

    洛清泽回身过去把系着的马缰给解了,他随着洛清河的动作一道翻身上了马,调转马头时还不忘同纪宏道:“马明日轮值我给你还回去。”

    还不还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羽林卫也不缺这匹马。

    纪宏一手扶着刀,目送两个人策马走远。

    国子监外的柳条也垂下来了点,跟着风一道扫过墙沿,风铎的声音也跟着叮铃铃地在清风中作响。

    醒竹盛满了水,一点点地低矮下一端扣入小池中,叮咚一声响。

    温明裳的脚步声也跟着停在了这一声里。

    坐塌上的老人把手里的鱼食撒入池中,锦鲤争相而上,不多时就吃了个干净。

    “回来了?坐吧。”他不慌不忙地转过身,笑得儒雅温厚。

    温明裳应了声,在他面前的蒲团上端坐好,唤道:“先生。”

    “济州至京师千里之遥,倒是苦了你。”崔德良拿起边上的帕子擦净了手,慢吞吞地斟了杯茶给她,“适才你问你师姐的话我都听见了,有什么困惑,直接问吧。”

    一别多年,他也已年过花甲,但瞧着倒是很精神,似乎与当日收自己为弟子时并无不同。但温明裳看着他,心情却一时间有些复杂。她确有疑惑,但却不知从何说起,又或者说,她在揣度什么能问,什么不能。

    柳文昌和柳家人大抵至死都不会想到,他们觉得温明裳将崔德良视为破局良机,看做救命稻草,可实际上温明裳并不完全信自己的这位先生。

    这话若是说出口,可能连沈知桐这个同门师姐都会瞠目结舌。

    可事实就是如此。

    旁人只知崔德良三问三答后收她为关门弟子,可除了崔德良之外,也只有温明裳自己知道,那三问究竟是哪三问。

    一问你是谁家未曾入门的小女儿,二问缘何于此,三问若他予自己一招保命之法,向上之索,自己当以此作何。

    这三问跟所谓策论半点不沾边,世家想的根本全是错的,人家问的是她这个人。

    温明裳不是怀疑崔德良心有他念,毕竟这么些年,关怀是真,教导是真,她只是想不明白,崔德良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她这厢垂眸半晌不知说什么,对面的崔德良倒是自顾自喝了杯茶,而后开口道。

    “若是不知从何问起,那不妨我先同你讲些你大概会想知道的。”

    温明裳闻言抬起头直视他的眸子。

    崔德良言简意赅道:“靖安,雁翎。”

    “算算你进京的时辰,应当正巧在京畿碰见过回京的铁骑了吧?”

    温明裳眸光微动,应道:“是,若是弟子猜的不错,领军者便是那位镇北将军吧。”

    “是她。大概在你到国子监前小半个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