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川月

260-2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山川月》260-270(第2/30页)



    赵婧疏等到赵君若把东西拾掇好带上门,从怀里取出了一份写好的折子推到她眼前,道:“一应事由虽已奉旨移交,但所系毕竟是北燕,我在燕州的时日收集了一份名册,皆是顺藤摸瓜找到的些或有牵连的人。可惜还未来得及细查就……天枢如今既然代内阁承北方诸事,依着规矩你也可以看看。至于其后是要详查还是全权交由玄卫自己放手不理,你和他们商议后再定。”

    温明裳接了折子,翻开大致看了一眼,道:“如此短的时间能整理出这些殊为不易,婧疏,多谢你。”

    “分内之事,谢却是不必。”赵婧疏轻叹口气,抬手翻了翻桌上堆叠的文章,“要说不易,怕是京中更不易。这些东西……”她掂了掂厚厚的一沓书文,摇头道,“够让人头疼的了。”

    她边说边翻,这里头新旧交杂,有这两日才被塞过来的,也有出事伊始便送入的。所言更是各异,开初天枢的阁臣还有心思翻一翻,等到后来,忙得一下差便能倒头大睡,哪还有看的心思。

    窗外的天已经彻底暗了下来,远远能听见打更的铜锣。温明裳侧眸看了片刻,道:“玄卫已经离京了。”

    “嗯。”赵婧疏随口应了声,她从繁复的纸页中翻出了属于乔知钰的那一篇,道,“略有耳闻,但自苍郡回京并未碰见,天子的暗卫,想来总归要行事周密些的。”

    “燕州所系也不小。”温明裳起身过去给她斟了杯热茶,“真要找个接替的人,想来应是沈统领。”

    “那若是当真碰上,也未必是好事。”赵婧疏合上了册子,轻轻吹了吹茶沫。她眸光低垂,看不出其中的思量,只是淡声道,“诸位先生著文,天下声讨,逼得君王不得不退让,她心中……怕是不快的。”

    “当真碰上了,恐怕也是不欢而散。”

    “若是如此,恐怕不只是她心中不快。”温明裳推开窗子,冷风倒灌入内,把窗前小景催打得不得不低眉折腰,“乱局已开,天心难测。”

    那盏茶见了底,赵婧疏看她一眼,问:“你是担心乱局中的京城,还是眼下的北境?”

    “二者皆有吧。”温明裳笑起来,指向窗外昏沉的天色,“北境交战地风雪难停,铁骑还在和北燕斡旋,北漠情形不定,谁也不知结果,京城亦如此。”

    她微微侧目,将被翻开的那些书文单独放在了一边,道:“今夜怕是又要见雪,你舟车劳顿,还有旁的事留待明日吧?至于这个……”

    乔知钰所写的那篇文章被推到了赵婧疏眼前。

    温明裳微微一笑,想了想道:“既是你的老师,这东西你留着最为合适。折子的事过两日我给你答复。”

    此时也的确不是闲谈的时候,赵婧疏抿唇想了想,干脆拿上东西起身道:“好,那我便不过多叨扰。今夜估计的确雪大,事若办完,你也早些回去吧。”

    温明裳回了她一揖,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廊下的风似乎愈发呼啸。

    赵君若送走老师,回来见她站在窗前观景,便先去代为将那些翻乱的书册放回原处。书页翻动的声响伴着外头的风声,在短暂的时间里成了屋中唯一的声息。少顷后那些翻乱的书文归了位,赵君若正要回头提醒温明裳莫要吹太多冷风,余光却突然瞥见了熟悉的字迹。

    “这是……”

    温明裳闻声回头,问:“怎么了?”

    “这字……”赵君若犹豫着道,“好像是沈统领的。”

    沈宁舟?温明裳接过看了两眼,有些意外地抿起唇。

    这份文章就放在赵婧疏翻阅过的那叠书文里,只要再往下翻两篇就能瞧见。是或不是,恐怕无人能比她看得更加分明。

    “收好吧。”温明裳深吸了口气,“得空了交由你师父,是留是毁,凭她处置。”

    “可玄卫,不是早已领命离去了吗?”赵君若微微收紧了手指,不解道,“明明还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带上了狼毒北上……又为何还要写这东西附和昔日师长呢?”

    “大抵有些事可以妥协,却又不愿当真各退一步,否则,也不会行至末路了。”温明裳转过身,话还未落,廊下昏暗中好似忽地闪烁过一抹亮光。

    赵君若眼神一凛,旋即按住了腰上佩刀。

    温明裳没有动,她侧耳听着风声,低语道:“要下雪了啊。”

    层云随着风雪汇聚,它们缓慢地压低,好似要迫近宫墙的顶端。御旗上金龙的五爪被夜色遮掩,变得模糊不清。

    寝殿的大门紧闭着,阴影中的金翎现身跪伏殿前。沈宁舟率众离开后,这二人便为左右,暂领宫中玄卫。入夜前金翎回信,言沈宁舟已入燕州境内,不日便可抵达州府。

    而与此同时,一封来自北漠的密报传入了咸诚帝的手中。

    北漠的卫队撤出了锁阳关,这意味着北燕王庭不再受制于人,他们可以随时调兵南下,等到白石河的战事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咸诚帝让沈宁舟带去了御笔亲书的诏命,他不愿再忍耐,无论此战结果如何,洛清河都必须死在交战地!

    “陛下。”侍奉的太监隔着屏风小心翼翼地禀告,“太医正已到殿外,可要即刻传召看诊?”

    咸诚帝掩唇咳嗽,他脸色青白,目光在烛光下也难掩阴鸷。崔德良的死像是砸开了那场大梦,把他秉性中的猜忌与怀疑赤裸裸地抛在了明面上。他演不下仁君圣主的把戏,就连欺骗自己都再也做不到。

    死人若是无法开罪,那便只有对生者平添憎恨。是以哪怕为了避免横生事端,今夜京城中也有人必须死。

    “让他在偏殿静候。”咸诚帝寒声回了句,他咬紧牙关,喃喃道,“乱臣贼子……”

    玄卫低垂着头颅没有动作。

    “去罢。”天子披衣起身,他注视着殿下自己最为信任的暗卫,下令道,“不论是中宫还是东宫,谁人拦在前面护着逆犯,皆杀之勿疑。”

    “天明之前,朕要看见逆臣的首级。”

    玄卫拱手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天子的寝殿。

    烛芯骤然断裂坠落,咸诚帝盯着那一方火光,一字一句地呢喃。

    “是你等逼朕,那就勿怪朕不念旧情了!”

    衣袂浮动间接住了落下的梅瓣。

    慕长卿凭栏观雪,佯装轻松地开口:“欸,你们该走了吧?”

    角落里背身的暗卫没说话。

    慕长卿于是侧头睨了她一眼,玩笑道:“可要本王送你们这一程啊?”

    暗卫轻叹了声,道:“不必。齐王殿下还请顾惜好自己与王妃。”

    “也罢。”慕长卿垂下眸子,她眼里没有笑意,只有立于她身侧的姜梦别能听见逐渐加快的心跳。齐王垂手拾起了落下的梅瓣,道,“那本王便祝诸位今夜,得偿所愿。”

    她张开手,落梅乘风直上,眨眼消失于天地。

    角落里的人已经不见了。

    今夜没有月光,暗室的烛火熄灭后伸手不见五指。

    潘彦卓鬓发凌乱靠在冰冷的墙边,垂目间入眼的是蟒袍绣纹精巧的下摆。他勾唇无声地笑起来,淡声招呼:“许久未见啊,晋王殿下。”

    慕长珺无意与他寒暄,他径直蹲下,捏起他的下颌漠然道:“本王很早便提醒过你,自以为聪明,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你已无可用之处,天子今夜要杀你平众怒,你又待如何?”

    “杀我?”潘彦卓挑眉,轻声细语道,“臣怕殿下还舍不得。”

    “哦?”慕长珺眯起眼,“可平天子一怒的人已魂归幽冥,本王就算念着你效忠之心,也是有心无力。”

    “未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