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川月

250-26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山川月》250-260(第1/20页)

    第251章 操纵 【ZX整理】

    赵婧疏释放天枢羁押的文士后第四日, 晋王终于点好了回京的翠微羽林名册,两万人奉诏自嘉营山迁移至京郊,和东湖营就隔着一条去年才修筑完全的水渠。好巧不巧的是, 官道纵横穿插而过,这条路再往北走, 离禁军的老校场也不过三十里的路程。

    禁军这几年可谓大起大落, 先是由镇北将军奉旨重新由一盘散沙汇成了一支可用之师,而后由因时局几变, 这些人现今还是暂且挂在了天枢的名下。原本兵部有意在北境战事结束后商议如何重整京城军政,可依着现在的形势, 怕是有些遥遥无期。

    温明裳到办事房时, 新任的总督正站在桌前叉腰端茶翻看记得和鬼画符似的档册。

    今年冬天原本为了和谈,不仅京畿加派了巡防人手, 工部还特意请了人过来打商量, 让禁军多加些人看护好内外官道沟渠。而今和谈搁置, 但下的命令还未改,是以留在京郊的禁军人数较之以往只有三成左右。

    “哟, 这是什么风把温大人吹来了?”约莫是听见脚步声, 他抬起头, 待到看清人脸时面露诧异, “可是有了什么新的差事要办?您遣人说一声便罢了, 何须亲自来?”

    说着便要迎上来, 还不忘朝外把当值的士卒叫进来骂上一句怎得不提前通传,还连杯茶都没给人看上。

    他们没有羽林的那种架子,私下随性惯了, 朝中多少有人为之颇有非议, 但人家差事没含糊过, 也只能口头斥责两句了事。这些人面上瞧着插科打诨,但心里知道禁军能走到如今是因着什么,洛清河不在,他们依旧对温明裳留着敬意。

    “看茶不必,下官来说句话便走。”这一路寒风凛冽,温明裳轻轻呵气,面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端着一副冷淡的面容,“即日起调人巡视城南坊市,对非议北境局势与朝政者,轻则警醒,重则羁押。凡押解入狱者,可加以拷问,若能问出流言何处起自是最好,若是不能……名录汇集成册,听候发落。”

    总督听罢一愣,随即猛地将手里的档册往后一扔,上前道:“这……敢问大人,何谓‘非议’,其中又何为轻,何为重?”

    “和谈处置、北境军政、将帅调拨,皆可称之。”温明裳淡淡道,“随口提及为轻,聚众议之为重。提其既定结果为轻,妄图揣测因由、猜度所图为重。禁军在此虽不足一万,但两万翠微羽林今日随晋王入京,细则如何总督自去与其商议,不必来问我。”

    她极少有如此疾言厉色的时候,总督在惊骇之余觉得这必然不对劲,又想起今日京中疯传的那场宫宴,忙逼着自己先冷静下来,再度发问。

    “就是提及和谈如何崩裂、镇北将军因何被迫下狱,大人又是如何统率天枢查办此事。”他道,“也不可以?”

    温明裳看他一眼,道:“不可。总督还有何要问?”

    “有!”总督愤愤道,“皆为实话,已成之事,如何不能说?若是这也要抓,那……依那末将今日之言,大人是否也要治我一个不敬之罪?”

    “你既有自知之明,何须再说?”温明裳转身不看他,“此乃陛下口谕,就是大理寺,如今也不可从中插手,照办便是。”

    总督一口气被她这话噎在喉中,止不住来回踱步,道:“如此行事,大人你——”

    话未说完,外头忽地传来一阵脚步。屋中众人闻声而望,看见来人扶刀站在门槛前。

    “宗将军?”总督愈发不解,“镇北将军不是早就……”

    “多说无益。”宗平绷着脸,同他道,“我也只是留下为我家主子带一句话给总督。”

    今日这来此的怎么都是说带句话?总督不由抽气,暂且将恼意放在一旁,耐着性子道:“将军请讲。”

    “请总督别忘记她最初来时便说过,吊着诸位身家性命的主子不是她,而是金阶之上的天下之主。”宗平道,“本末倒置不可为,既坐到了这个位子上,别还把以往的臭毛病拿到台面上看。”

    这话说完,他并未看在场禁军是什么反应,而是转向温明裳,平声静气地说:“温大人既也在,也省得在下再跑一趟。”

    温明裳抬眸,问:“洛……她有什么话要由你带给我?”

    宗平叹了声,道:“主子说,愿大人得偿所愿。”

    “得偿所愿?”温明裳故意嗤笑了句,“那便谢她吉言罢。”

    言罢也不管在场的人作何反应,她领着随行的赵君若,径直跨门而去。

    总督其后反应过来还要去追,却被宗平一把按住。

    “翠微今日入京,大理寺放人已有日子。”宗平拍拍他肩膀,压低声音附耳暗示道,“这口谕何故到现在才到,你心里没点数吗?不必在此时再去触霉头,照章办事便好。”

    这话霎时点醒了总督,他忙拉住宗平,道:“宗将军,镇北将军让你留到此时,就是为了带这一句话吗?”

    “不然你待如何?几年带着尔等的情分,免得怎么死的都不知。”宗平拍掉他的手,做出一副无暇分身的匆忙神色,边走便朝后摆手,“我过午便动身赴北,这话你记着也好,不记就罢,言尽于此了。”

    适才还嘈杂的屋子登时就静了下来,手下的禁军百户听得心惊胆战,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这两尊大佛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只得讪讪地退了出去。

    这在外一守便是半日,眼看着浓云蔽日,到了午间下差的时辰,他正想着趁着雪还未下,归家去许还能吃上一口热饭,就听见里头的传唤声。

    总督抓着脑袋坐在椅上,见他进来一把抓住问:“你家住得里玄武北街不远,是也不是?”

    百户一愣,不知所云地点头。

    “这几日可曾听闻贵家有人乔迁?”他又问。

    百户想了想,摇头道:“不曾。那块地界贵得很,就是家中有钱也不兴如此折腾啊?更何况时近年关,那些个贵人看着日子也不会此时想不开!真要说……”他小心翼翼地看一眼顶头上司,“就是听闻昨日有人传温大人不日要从侯府搬出去……”

    话音未落,总督啪地一拍桌子,却不是震怒,反而是叉腰哈哈大笑道:“得嘞,这出戏演得真是!”

    百户眼里迷茫之色更深。

    总督却不予解释,只挥手道:“过了午去调人,这些日子闲着的,还有在外晃悠的,能有多少都叫回来多少。”

    “咱们得给皇帝陛下把这差事办个漂亮妥当咯!”

    翌日数万甲兵入城,军靴把城门前积的雪都踩得脏污不堪,在大理寺释放羁押的文人后不过五日光景,京中复起的风闻又因此等重压之举被迫低迷下去。私下的叱骂和非议仍在,但已不敢拿到台面上来讲。

    有性情耿直的不满天枢此令,于市痛斥此举与小人无异,可话才出口不过三两句,便被巡查的禁军拿块破布堵住了嘴扣了下去。一介书生可比不上这些旧日的兵痞子,下手一没个轻重,隔着几条巷子都能听见痛呼声。

    翠微的羽林闻声而来,看见这阵仗正想要喝止,被禁军劈头盖脸一句不是你管的地界少来掺和给堵了回去。

    此后数日,相熟的都未在城中再见到被拿下的那人。

    大理寺虽如往日般尽己所能放掉了所谓“轻者”,但为禁军拿下的人他们却极难插手,不少人途径校场,看见大理寺的吏胥于门前扼腕长叹。

    不到半月的功夫,坊间人人自危,就连白日里做些小本营生的摊贩都不敢如往日般与客多说只言片语。朝上对此举亦是争论不绝,但羽林既动,便摆明了是天子之意,天枢此时只为喉舌,难有己见,真要提及,倒是有不少人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