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现代言情 > 在年代文里吃瓜

第163章 劝人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吃瓜》第163章 劝人(第2/2页)

说了,热热闹闹半个月,咱们一走,我怕老爷子心里接受不了那个落差。”

    平日里一直清净也就罢了,反倒是那种热闹过后的寂静最难以忍受,还不如偶尔过去玩个一天呢。

    苏卫清觉得也对。

    确实不该打扰到老人家,不过……“咱们回去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吧。”

    “不如咱们买个院儿吧。”

    黎善寻思着宁省这几年发展的很是不错,很多民营厂子如雨后春笋似得冒了头,再加上地理位置好,省内既有长江,又有出海口,还有机场,以后发展肯定不会差,去买个小院也不亏。

    更别说,这两年买院子特别便宜。

    自从改革开放和国际接轨后,不知咋的就兴起了一股移民潮,但凡家里有个拐了八个弯的亲戚在国外,他们都能找到门路出国,哪怕高材生到外国端盘子洗碗,也不肯留在国内当个受人尊敬的研究员。

    对此黎善很是鄙视,但也不妨碍她捡漏。

    当初欠张忆国的三万块钱早在苏卫清大二那年就还清了,这几年来,每年夏天张聪都会到京城来接受治疗,虽然没有根治,但随着发育,张聪的癫痫症状都已经轻了很多,而且他还拜了苏卫清做老师,跟他学写文章。

    孩子聪明,一点即通,这几年偶尔也会有一两篇文章发表到少儿学习报上,每当有了刊登,他总会认真做成剪报,一份寄过来给苏卫清,一份则留下自己收藏。

    有其他得了第一份稿费后,就给张忆国买了一根皮腰带,感动的张忆国老泪纵横。

    许是在张忆国心目中,孙子有了谋生的手段比什么都强。

    在还清张忆国的钱后,夫妻俩也没闲着,他们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也不知道怎么钱生钱,只知道京城作为首都,以后肯定不会差,于是趁着这一股移民潮,夫妻俩买了不少房产。

    有靠近紫禁城的四合院,也有新建的小洋楼,总归手里不留闲钱。

    苏卫清的事业也有了发展,在出了三本书后,终于有导演看中了他的一个随笔散文,亲自上门来拜访后,将散文买回去改成了剧本,似乎打算拍成文艺片,送到国外去参加电影节。

    当然,大电影节够不上,能去的也就是亚洲自己的电影节,但能走出国门,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行,我去给大舅打电话。”

    黎善说干就干,立刻风风火火地去了报刊亭。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报刊亭在京城的各个街头巷尾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开了许多家,而这些报刊亭不仅卖报纸,还卖一些零嘴香烟,还可以打电话,只不过电话费有些贵,向来都是能在一分钟内说完的话,都不会超过一分钟。

    张逐日对黎善他们回来还不住家里,非要买个小院这种行为很是不满。

    但黎善一句话就堵住了他的嘴:“万一以后我和卫清老了想回县城住呢,总不能到时候住亲戚家吧,咱得有个自己的地儿,再说了,现在房价那么便宜,咱不卖干啥,计划生育这才几年啊,之前那些人家谁不是生了七八个的,以后这房子肯定不够住,到时候再买可就不便宜了。”

    这话一出,张逐日也动了心思。

    “以后真能贵?”

    “那可不,你也不看看这两年工资都涨了几次了,舅舅啊,咱们在京城看的真真的,大哥二哥虽然在部队,但以后肯定要回来看看的,白马县是咱的根,咱有个房子在,根就在,舅舅你手里要是有余钱,也给张朝他们三兄弟买个房子才是最好。”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