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20、第 20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20、第 20 章(第1/3页)

    会想着搏一搏的多是诸子百家中的四大学派中的另外三派,法家、道家、墨家。

    其中墨家心里多少已经对君上失去了信心,对于拼一拼的欲望并不大,只是道家过来寻找帮手就招待他们客气一下,

    即使道家劝说他们:如今儒家当道,墨家曾非议过儒家学说结下梁子,待日后儒家势力完全占据天下,墨家不会有好日子,也并没有真的打算修改自己学说去拼一把。

    因为说真的这么多年那家学说没骂过对方,说的道家骂儒家少一样,法家都还没动呢,他们急什么。

    而且墨家的核心学说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要求从君王到臣子都任人以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这套理念直接动摇了封建时代所有贵族皇帝的利益,就真的有“大度”的皇帝让他们出头,贵族也能联合起来弄死他们。

    因此墨家学说虽然声名远扬,但一直都并不受欢迎,他们在接受了经年的毒打后,也约摸知道自己不受欢迎的事实了。

    他们不打算修改自己的主张,这是墨家的核心,要他们像那个什么董仲舒那样修改自家学说,去讨好皇帝让他重用他们的可能性,还不如让猪上树。

    所以在道家来过后,现任墨子果断带着门下弟子们离开了,只希望这场,再起余波的道统争夺战不要波及到他们,他们现在打不起。

    而且属于墨家的机会日后未必没有……

    ……

    【董仲舒对汉代和后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的学说流传千古,只要提起汉武帝,除了卫霍二,人们也不会忘记董仲舒。

    可以说他们三在后世堪称汉武时期最出名的人,所以这个ssr董仲舒这个人实至名归。

    不过虽然他的学说很出名,对治理国家的用处却不是体现在律法上,而是体现在道德伦理,书籍教化人才选拔上,这点也很符合儒家治国的理念。

    不过也幸好,儒家的条例道德没有归于律法中,不然民间苦已。

    因为儒家治国虽然好用,但这套学说也并不是完美的,其缺陷给民间带来了巨大弊端和祸患,导致的结果不止是使儒家学派开始走偏,还忽悠瘸了一代代忠臣良将,平民百姓让他们为一些人间奇行种君主买单。

    先从第一点来说吧!

    我之前说的“三纲五常”按照董仲舒的原意,这本该是自身修德遵从君王的理念,可在后世却被所谓的酸儒修改成要求女性绝对遵循丈夫,孩子绝对遵循父亲的父系政权压迫。

    其对女性的压迫从贞洁牌坊,裹小脚等,到对孩子的压迫从愚孝可以随缘责骂鞭挞,视妻儿为自身所有物可杀之,子告父死等律法。

    先不说前面一条,古代社会男性是共情不了女性的,就说后面一条表面上看起来是不是完全没问题,和儒家的德是一致的。

    但实际上问题大发了。

    儒家的德是什么,是父慈子孝,这点自从被商鞅改革后就经常被儒家□□的秦法来说,就能用体现。

    刘向曾在《战国策·序》说:秦孝公抛弃了礼让而推崇战争,放弃了仁义而崇尚谲诈,只是为了让国家变得强盛而已。以此批判秦国没有仁义道德。

    但是真的没有吗?

    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简《为吏之道》中写道:为人君则鬼,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

    可见即使被后世,常被拿来□□没有道德的秦朝对于父子之间的观念也是杂糅了儒家,认同父慈子孝这个说法的。

    可观后世史书,哪里还有父慈子孝,全都是父不慈子必孝,且儒家的德提倡把父子人伦放在第一位,子女以孝侍奉父母更是子女的行为准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然就是不孝,这一点的观念是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

    而且改变还有限,哪怕在现今父母视子女为私有物,打骂可以是为你好,嫁娶可以是为了私欲,凡有反抗先来一波你不孝……就孝这一个字足以压死众多凡人。

    投胎就是一门技术,遇到好的父母即使贫穷一生也算顺遂,遇到坏的父母那你惨了,但凡行错一步这辈子都难从这个泥潭脱身。

    当然了这份孝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只对有良心的人有用,对混账是没用的,好人就该被刀指着可不是说说而已。

    其次在儒学《论语》子路篇中记录的孔子和叶公的对话中……孔夫子提出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是说父子之间无论谁犯了错,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为父隐瞒,这才是正直的做法。

    对于这点我想虽然我尊重孔夫子的其他言,和他的个人观点。

    但就个人而言,对此并不认同。

    如果所有人都这样互相观护,那么谁来为受害者买单,受害者就活该被欺负吗?

    所谓正直在我们现代的社会观念来看应该是:不畏强权,敢作敢为,能够坚持正道,勇于承认错误。

    这也是千百年来留下的属于正直的观念。】

    “欺人太甚也,这仙人为何不赞同夫子的观念,父为之隐,子为父隐,这正是人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一个连父亲都出卖的人,怎么能算得上正直。”

    “正是如此啊,父子是拥有人世间最深的感情,即使是法律也应该为亲情让位,仙人会这样说一定是法家从中作乱。”

    “也怪那些后世的父亲不仁,婚姻本该父母之言这便算了,随意打杀孩子如何使得,此为不慈败坏道德之举,礼合在乎。”

    ……

    汉时

    听到前面一些诸如女性压迫,孝顺之类的话题,一些儒家学派之人还不屑一顾,觉得这算什么,缺点不大。

    但听到仙人居然反驳夫子的言论一下就炸膛了。

    这个反驳一下说天幕说得不对,那个反驳一下,说都是后世父亲为父不仁,才会害的夫子的言论被反驳。

    也有一些正常比较冷静的从中察觉到了不对,这后世仙人怎么对孝这一字反驳言论那么大,难道后世对于孝的改观很大,不过在一仔细琢磨又觉得也没什么问题,父亲不仁慈才会导致子女不孝顺,这后世莫不是经历了战乱,导致是礼乐崩坏了……

    还有人从律法这一条上察觉了不对劲,联想之前仙人说的别家学说披上儒皮,得到重用,在一想景帝时期晁错明明学的法家,后来却冒名儒家得到重用,便明白了定是法家那些人冒名上位,顿时火冒三丈……

    被儒家碎碎念的法家在干什么,他们正在嘲笑儒家。

    “以小见大,要是人人都如儒家这般父子相护,最重感情,那么谁没几个亲朋好友,这国家还要不要治理了,难怪后期会官官相护,亲亲相隐这正是儒家的弊端。”

    “人世间的亲情是重要没错,但绝不该压在律法之上,只有用严峻的法律才能杜绝人民的怠惰和欺瞒。”

    “以法治国,有功者赏,有过则罚,有罪着杀,天下为公。”

    议论完儒家,法家之人也发现了从天幕的言论中,得到了一些关于自家学派出路的启示,不过还得在观察观察,看看是不是帝王也如他们所想的那样。

    秦时

    这时还是法家当道的时候,对于儒家的思想那是极为不认可,一听天幕批儒家,那是连忙幸灾乐祸的让在朝为官的法家弟子落井下石,其中联系李斯最频繁。

    但李斯在仔细思考了关于董仲舒的学说后,却佩服的说出了:“虽无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