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10、第 10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10、第 10 章(第1/2页)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是汉代著名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一个靠双脚从西域走回来的狠人。

    在距今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他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其出使故事至今被选用于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作为每个小学生的必读物】

    天幕中出现手持汉节的张骞彼时他正风华正茂,浑身上下充满了探索的精神,眼睛炯炯有神,带着数百人的仆从和向导堂邑氏奴甘父,从大汉出发一路遥遥想西。

    又放出一间坐满孩童的教室,里面的孩童们正在读张赛出使的故事,郎朗读书声,配上肉嘟嘟的脸蛋和饱满的精神,谁看了不眼前一亮。

    孩子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啊!

    “是,张骞,他建元二年出发,如今已经走了七年了,居然还活着吗?那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西域着实太过遥远,途中还要经过匈奴腹地,许多人都以为张骞死了,可按天幕的意思,张骞不止活着回来了,还做出了一番大事,不然怎么能流芳千古,甚至入选后世学堂,还被誉为第一个看世界的中国人。

    为什么他是第一个看世界的中国人,难道现在大家看到的还不是世界吗?还有小学是什么,从天幕的画面中看,就是孩童上的学?那是不是还得有青学和壮学。

    众臣议论纷纷,即为后世之物不解,又感叹后世生活的富裕,悄悄那白皙肉嘟嘟的小脸,即使是现在的王公贵族也少有孩子能养成那样的,可见后世生活要比现在好上不少。

    同时虽然佩服张骞活着回来,可没有真的见过茫茫大漠,众人心中多少还带点嫉妒之心。

    当官的那个不想留名青史,这一个尚不知身在何处的家伙,又怎么能被夸赞并流芳千古啊。

    见到天幕中的张骞,刘彻有些感怀,七年啊他都从舞象之年接近而立,马邑之谋更是因为迟迟收不到张骞与大月氏结盟的消息而提前发动。

    说到这里刘彻还是有些牢骚的,既然活着为何不派些仆从回来给朕报个信。

    但大漠不比其他,刘彻想了想,觉得说不定是张骞遣回来的仆役路上跑了,或死完了,这也是可能的。

    至于刘彻为什么不怀疑是张骞跑了,废话天幕明晃晃的写着张骞回来了,还流芳千古,后人还称其为第一个看世界的汉人,这必然是大大的忠臣。

    同时眼尖的刘彻,还注意到天幕中孩子们手中拿的书和现在极为不同,现在的书籍为竹简所制不便流通,只掌握在诸如各家学派的少数人手中。

    因此朝中能做官的多少个学派出身的学子,一任职身后便站有各种势力,错综负责,天下有学识之士实在是少,若是能有天幕中的书,读书一事便能更加推广,大汉才会更加兴旺啊!

    就是不知这些书能否量产,观这后世读书的孩童多少王公贵族之后,刘彻有些担心产量不够,如果同帛书一般贵重,那就没有推广的价值了。

    刘彻的担心暂且不提,除王亲贵族大臣外,天下的百姓看见张骞,虽不认识他的外貌,但当年出使之事相当盛大,即使不知其人,也多少听过这件事。

    现在一观天幕,有见识的如法家儒家敏锐意识到孩子们手中拿的书非比寻常,如果能拥有天幕中的书,他们就能吸纳更多的弟子,垄断学识,传扬自家学派。

    只要这样一想心头就难免发热,和墨家关系不算好但也不算太差的法家心思活络了起来,琢磨着自己能不能找墨家之人合作看看能否制作出天幕之物。

    而普通的平头百姓,则更关心张骞带走的牛羊金钱。

    一个瘦小的孩童一边拾着稻谷,一边指着天幕对自家父亲说:“爹,金光闪闪的好多钱啊,要是有那些钱,我们家过年是不是能吃上口肉了。”

    说到肉,小童还咽了咽口水。

    他们村只有三老家才有余钱吃肉,每年过年时,他都喜欢多路过几次三老的家,里面的肉香味飘出来,简直令人口水直流,多吸两口,回家吃上一碗过年时才能吃到的香甜麦饭,一整年都有了干劲。

    正在耕地的明明正值壮年,可却苍老的如五六十老人一般的阿父,皲裂的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咧开嘴笑着对自家的娃儿说。

    “是咧,那么多的钱,说不定能买到一整头猪呢。”

    小童听完羡慕的看向天上之人:“真希望我以后也可以出使那什么西域,能吃肉呢。”

    阿爹摸了摸娃儿的头,鼓劲道:“今年看起来天气还不错,待稻子成熟交完税了,家里若是能留点余钱,过年阿爹就去王屠户哪里买一点肉给你们尝尝。”

    ……

    “记下来了吗?”秦始皇嬴政问

    自从前段时间天幕结束后,大秦这边虽又再次出现了天幕,但时常卡顿,画面声音皆不连贯,不知何时会出现。

    只能派史官日夜轮班看守,不错过任何有用之物。

    “回陛下,记下来了”

    史官记录兢兢业业,平日就不敢有任何松懈,更何况正逢陛下再时天幕出现,还出现了陛下心心念念的书,史官哪里敢有怠慢之心。

    “传令召集天下墨家人,务必让他们研制出书中之物。”

    “诺”

    侍从开始传达始皇的命令,同时张贴告示,只等墨家来投奔。

    至于不来,嬴政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学得文武艺买与帝王家,只要他们还想宣扬自己学派,他们就是不来也得来。

    ……

    天幕不知只是用来陪衬中的陪衬孩童手中的书,居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重点,她继续介绍张骞,声音甚至有些激昂。

    【张骞于建元二年,奉汉武帝刘彻之命前往大月氏缔结联盟共抗匈奴。

    他一路出发,从长安向西前进,刚进入河西走廊便被彼时已经赶走大月氏,彻底占领这里的匈奴人截获,送往王庭面见军臣单于。

    一见面,匈奴单于问出张骞的目的,在得知其想出使大月氏后曰:“大月氏在我的北方,汉臣怎么能前往,如果我的使者要去往越南,汉朝难道会让我通过。”

    说完,就见张骞扣押了下来,其携带的仆从或在大漠中身死,或被匈奴斩杀,没死的人也因不适应匈奴的生活方式,水土不服渐渐死去,很快匈奴内就只剩下了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匈奴为了使张骞屈服不在出使大月氏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却被他以:“我乃汉使奉陛下之命代表大汉出使在外,绝不可有辱君命,理应持汉节而不失。”语毕便不在交流。

    之后被匈奴严加看守,在这期间马邑之谋被识破后,汉朝因出兵未胜,汉武帝想要再出兵被主和派拦下。

    只能再次送公主美女以和亲。

    看到这一幕的堂邑父说:“汉朝都投降不打了,要不我们也别打了,服个软让匈奴人送我们回去吧。”

    张骞说:“不,我相信陛下绝不会停下进攻的脚步,只是如今主和派占据大多数阻拦了陛下的宏图大志。在这种时候我们就更该坚定信念,纵然尚不能脱离匈奴,我们也该尽量收集更多有关匈奴人的资料,待时机成熟之后脱离匈奴,成为陛下北伐的助力。”

    张骞说完就开始继续观察匈奴,他语言天赋极好,能和匈奴人打成一片。

    匈奴的单于为了软化他,就给他派了一个妻子,而张骞也都照单收下,在匈奴人的监视下谨小慎微的生活,与其妻子生下一子。

    而见他结婚生子后,单于见他越发融入匈奴和人交往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