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7、第 7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7、第 7 章(第1/2页)

    【既然都说到嫪毐了,我就在说一下蕲年宫政变。

    蕲年宫政变是说嫪毐知道了有人向秦王告发自己,决定铤而走险率先谋反,伪作秦王御书,加以太后玺文,调动都城的部队和附近地方君像蕲年宫进军,杀了在蕲年宫进行加冠礼的嬴政。】

    【但我从理想的角度推断,这可能性不大,因为嫪毐的权利来源于赵姬,而赵姬的权利来源于嬴政只有嬴政是秦王,她才能是王太后拥有监国的权利,他们俩杀谁都不可能杀嬴政。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政哥要扶嫪毐壮大的原因了,一是壮大其势力对抗吕不韦,二是只要他们还想掌权就必须保住嬴政的性命。

    至于史记中记载的嫪毐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那更是扯淡,秦国宗族大臣能让一个和秦国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坐上王位,用脚指头想都知道绝无可能】

    【嫪毐发动蕲年宫从结果上来看对他是百害而无一利,对政哥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为什么?

    因为蕲年宫可能并不是嬴政进行加冠礼的地方,而是华阳夫人的宫殿。

    也就是说嫪毐的目标,可能并不是秦王政,而是楚系的华阳夫人。

    这一战的结果是嫪毐战败,被夷三族,其本人和党羽也被车裂而死,楚系的华阳夫人,势力受损,丞相吕不韦本人也被牵连一年后被罢免职务,又过一年身死蜀地。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如秦王政是如何刺激嫪毐发兵,又是如和平定这场政变,其中的军事调动、部署,如何任用人才,到最后如何罢免吕不韦的许多细节不得而知。

    这一段在太史公,司马迁的春秋笔法记载下,仅有: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

    短短几十个字,却让人不得不为秦王政的智慧和谋略叹服,天下谁人不逐利,如果不是提前有准备,整件事情又怎么会只对秦王政有利。

    难道在杠精推崇备至,所谓在吕不韦的治理下放条狗都能吞并六国,才华横溢的吕不韦也是和嫪毐一样的“蠢货”,那未免也太自相矛盾了。】

    天幕说着天空中出现一幕幕关于蕲年宫政变的画面,嫪毐率兵而起被围,兵败身死,秦王政端坐于高堂之上一副气愤又无辜的样子,好像这件事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仔细观看天幕的众人自然是将秦王政的神色看的一清二楚,在心里越发佩服起自家陛下的谋略。

    赵高更是抢占先机拍起马屁:“陛下真是计谋无双,区区吕不韦和嫪毐如何是陛下的对手,真实些不识好歹之徒。”

    嬴政皱眉这可不是他想看的内容,但对赵高的马屁他也还是受用的,就是他什么时候做过那种无辜的表情,看起来真是太怪了。

    李斯看着天上的陛下,又想起了当初陛下对群臣唱白脸,他唱黑脸以《谏逐客书》劝诫还是秦王的嬴政不要逐客,当时陛下面对群臣的表情也是这样的。

    看起来可真像个好人,虽然就是意思意思。

    简称:你同样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言完内患,在说外忧,秦王政在位时并不是一番丰顺,史记记载:

    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晋阳发生叛乱。

    二年(前245),麃公率兵攻打卷邑。

    三年发生严重饥荒。

    四年十月庚寅日,有蝗灾,遮天蔽日。全国瘟疫流行

    六年,韩、魏、赵、卫、楚五国围秦攻占了寿陵邑,最终在秦国军队的阻拦下,五国停止了进军。

    八年秦王弟成蛟造反,又造反死。

    九年嫪毐反,死。秦王政掌权。

    ……

    十五年秦国大举出兵从邺县,一路打到狼孟,有地震。

    十七年又地震,黔首遭遇到□□。

    十九年又□□

    ……

    可以说秦王政在在位的时候,绝对没有一年是太平的,饥荒、蝗灾、地震、战争,这几样叠加在一起如果秦王政是个昏庸毫无才能的人,不等他攻打六国,黔首就该因为活不下去发生动乱了。

    可在秦王政在位期间,除了毫无自知之明的成蛟嫪毐,无人造反或动乱。

    甚至再这样连年天灾的情况下,秦王政还能腾出时间精力去攻打其余六国,可见其谋略治国水平之高。

    其中也有人说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时秦国有了一统大业的基础,秦始皇嬴政只是摘桃子的人。

    可是他们忘了长平之战后,昭襄王偏信范雎,以武安君白起有罪,死。

    便让这位战功赫赫的武将自杀而死,而后昭襄王让五大夫、王陵为将,攻打邯郸战果不佳。

    又换王龁攻打邯郸依然没打下来,于是赵国向魏、楚两国求救,大败秦军。

    其中赵、韩、魏、楚四国收复大量失地,秦昭襄王早年战果几乎付之一炬。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还有人好意思说秦始皇嬴政是躺着吃瓜的人。

    是——秦奋六世之余列,没有先代的打拼,就不会有秦王政一统六国,成为始皇政。

    但如果换个人,难道能比他做的更好吗?不是因为有六世余荫嬴政才一统了六国,而是因为是嬴政所以才统一了六国。

    秦二世还奋七世之余烈呢,最后结果如何。

    帝国倾覆,秦国不在,可见在古代一个好的君主有多么重要】

    【最后做个总结吧,秦始皇嬴政绝对是个政治手腕能力均属于皇帝中超一流的存在。

    他最厉害的并不是一统六国,而是统一六国后的大一统思想,是发明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让之后的王朝都有了天下归一的为正统的政治格局。

    可就这样一位千古一帝,死的时候却毫无排面,一没战死沙场,二没安然长眠,而是在出巡的途中突然暴毙。

    死后,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为了自身利益,秘不发丧。并以“鲍鱼”遮掩始皇的尸臭味,篡改诏书。

    拥立了一个昏庸无能至极,弑杀手足直接自灭满门,实施□□,短短三年就败光了大秦七世之余烈的胡亥为帝。

    而原继承人,最该平叛胡亥继承秦国的公子扶苏,居然在接到一道伪造的诏书就自杀身亡,也不知道该说他太相信始皇的判断,还是不相信他,认为始皇是一个会弑杀亲子之人。

    由此可见在古代一个皇帝和继承人,能有多大的作用。

    当初陈胜吴广六国余孽复起时,秦国仍有最后一员大将章邯力挽狂澜,打的六国吱哇乱叫。

    可惜最后因为赵高和胡亥的昏庸,逼的他不得不跳反,最终投降楚王,在项羽分关中之地成为了雍王。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贾谊过秦论的后半部分说的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一句攻守之势异也,说变六国与秦战略地位的转变。

    诚然始皇为千古一帝也,但晚年因求仙问道,加之要修长城、驰道、直道、阿房宫,林林总总尽是将民力压榨到极致。

    纵然不是胡亥继位,而是扶苏继又能支撑秦国几年。

    秦国为将六国之人当成秦人,六国之人也不将自己当成秦人,不知秦法,只道秦法严苛,太为暴虐。

    而秦国国内缺少负责教化的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