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60-18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60-180(第1/31页)

    161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常安是家中的老人, 先前已经和义忠王府打过不少交道,这位王爷行事跳脱不讲常理,做事全凭一高兴, 以前三天两头就喜欢往交好的几户人家送东西。

    皇帝知道这个叔父的性格,外面的言官御史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儿常安还纳闷, 姑娘过生辰似乎少了点什么,可不是晚上黑漆漆的夜里要补齐了!

    若是在白天,必然会看到林璋和林珺两兄弟脸上出现了差不多的神情。

    无奈且无语。

    京城入夜有宵禁,不过宵禁多是针对平民百姓自之家,若谁家出现一个急病要就医,官家也不会铁面无情任由病人在家中病死。

    至于义忠王这等级达官显贵,只需出示王府凭证, 只要你不是在京城杀人放火,偷鸡摸狗做强盗之事,日常办事行走通畅无碍。

    但半夜主子出门,各家都少见,官员爱惜羽毛,免得被参一个半夜密谋串联之罪。

    义忠王历来不顾忌这些。

    林璋和林珺一起出去,短短一段路,两兄弟都发愁, 如何‘婉拒’这尊大佛。

    现下时辰黛玉兴许都要入睡了,林家可不答应让黛玉出来谢恩。

    林珺和林璋一起出去, 林家的仆人掌着八、九盏灯,把门口照的亮亮, 义忠王领着一队人还骑在马上, 没有下来的意思, 不知是出门归来, 还是要出远门。

    义忠王坐在高头大马上,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执着马鞭,见林家兄弟出来,笑道:“本王赶得不巧,天都黑了,好在子时未过,礼送的不算晚!”

    话音刚落,就有公公捧了四个匣子过来。

    义忠王又道:“前儿我奉命去视察皇陵,方才回来向圣上复命,聊得晚了点,险些没赶上,你们自去歇,本王这就走了!”

    交割清楚,义忠王就骑着马走,后面几个随从也调转马头,暗夜里只余哒哒的马蹄声。

    林璋和林珺相视一眼,长长叹息。

    林如海正欲就寝,贾敏和他絮絮叨叨说着黛玉的事,他们想法子送这么多物件,瞧下来还是儿媳送的最合女儿的心。

    贾敏拆了头发,又道:“我哪里晓得咱们闺女竟喜欢那个,早知如此,我这个当娘的早早就给她安排上,何必等着今日。”

    林如海也道:“当下都讲女子贞静,夫人是大家闺秀,女儿必是不敢提的。”

    贾敏依着床沿坐下,“老爷在朝里当官,这一二年,咱们女眷在外,自然要讲究点,玉儿也没早些年那么活泼,出去作客也怪累的。”

    小孩儿总会长大,黛玉一年年大了,好些事情不是一句小儿调皮能搪塞,这京中多少人家盯着呢!

    贾敏觉着很没意思,所以今日黛玉生辰,若林家愿意请,保管能把什么四王八公和几大尚书家都请来。

    只是请来以后,那些人是真心为黛玉祝贺的吗?

    不是想着和林如海搞好关系打通关节,就是里里外外打量黛玉,瞧瞧她适合当哪家的媳妇。

    依着林如海的品阶,林家的宅子不大,花园也不大,若多请点人都摆不开,是以贾母才提了又提,要林家扩房子,或者挪个地儿。

    林家不愿挪窝,就是借着地盘不大,推了大摆筵席的借口。

    “老爷、太太,大爷和二爷求见。”

    隔着两道门,外面的婆子扯着嗓子道。

    林如海还没拆发髻,披上衣裳:“你不必起了,我出去看看。”

    林如海一出去,见两个儿子杵在那儿,看他们表情,似乎也不是多要紧的急事。

    “何事这么晚还不去歇?”

    茶是不必喝,以免晚间睡不安稳。

    这么晚叨扰父母,林璋于心不安,又道:“父亲,刚刚义忠王爷送了玉儿的生辰礼来。”

    林如海习惯义忠王言行,点头:“知道了,送进库房,明日告诉你妹妹。”

    林珺皱着眉:“父亲,王爷亲自送来的,人刚走。”

    林如海心头一凛,随即恢复神色:“无妨,大不了过几日我们林家被御史弹劾几个折子,你们去睡吧!”

    林璋和林珺见父亲似乎也不当一会事,方才忐忑的离开主院。

    林如海披着衣裳回去,贾敏还没躺下,也裹着厚衣裳坐起来,问:“他们兄弟这么晚,是遇着难事了?”

    林如海抱起一个汤婆子:“不必管,只是义忠王回来,送点东西。”

    贾敏点头,“先前老爷不是说他去修什么皇陵,竟然回来得这么快!”

    林如海看着烛火出神:“京城又要热闹了。”

    然后催促妻子就寝:“咱们早些安置吧!”

    春夜寂静,偶尔听见几声夜猫嚎叫远远传来,林如海翻了个身,蹙眉沉思。

    确切说来,义忠王不是去修皇陵,而是巡视皇陵,据说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破坏皇陵,意图盗掘陵墓,圣上派义忠王前去处置。

    林如海想不通,历朝历代皇陵被盗,多是在王朝覆灭或者战乱之时,而今圣上虽没有扩展疆域的野心,但家国平定安宁,究竟是谁,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翌日早朝,似乎无人提及此事,再过三五日,亦是一切如常,甚至林如海料想中林家被御史弹劾的折子都没出现。

    当大臣的,偶尔因为无伤大雅的事被弹劾一二是件好事,水至清则无鱼,若他林如海真的百官交口称赞,圣上想来夜里高枕难安,哪一日心气儿不顺,就要对林家动刀。

    可是朝堂风平浪静,义忠王回京之后也和往常一样,赏花逗鸟,各处游乐,预备各色好东西,逗太上皇开心。

    朝堂无事,黛玉的生活却十分充实,生辰第二日她又拆了一日的礼物,诸如二哥亲自画的山海经画册,大哥送的六骏图,探春送的砚台,大舅舅送到玉笔筒……这么看来,贾宝玉的琉璃绣球灯丝毫不起眼。

    最要紧的是嫂嫂的另一样礼物,就在她城外的小庄子里!

    黛玉这回还沾了嫂嫂霍云安的光,念一句皇恩浩荡。

    京城周边的庄子,几乎都被皇亲国戚包圆了,早在前朝几乎都是皇家的东西,皇帝分给儿子、公主们,一代代传下来,义忠王得了一个撷芳园,城郊都再给没产业。

    霍云安是武将孤女,圣上给霍家女添妆的时候,把京郊一个小农庄顺手赏她,也叫霍家女在京城有点产业,暗示皇家就是娘家,让大家都掂量着点。

    早死又立下军功的武将,乃是皇帝心里一等一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平日里拿出来念叨几句,厚待其后人,又不用担心死掉的大臣居功自傲,又能叫活着的大臣看到圣上顾念旧情,舍身在前线厮杀。

    这庄子小,京城气候不比江南,出息很少,能养活庄户人口,剩的结余在林家根本不够看。

    但是有地盘,林家人真想出去逛逛,也有去处。

    就像现在,霍云安就能找个地方,教黛玉骑射,天高皇帝远,谁都管不着,比在京城里自在。

    今日林璋休沐,就依着安排,亲自送妻子和妹妹出城,黛玉出去玩,当然会带着小姐妹一起,探春、湘云一齐前往,再有什么家丁和嬷嬷丫鬟,浩浩荡荡也有七八辆马车,十好几匹马,想不惹眼都不成。

    林璋他们一路出了北城门,在官道上迎面就遇见一户人家四五个人,一辆马车、三匹马,下人们衣帽周全,不见丫鬟随行,不知是哪家公子哥儿出门。

    林璋还没看出门道,就有个十多岁的小公子从车上溜下来,笑盈盈先往他们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