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天子坐明堂

22、第 22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天子坐明堂》22、第 22 章(第1/2页)

    二十颗西瓜一共拍卖了将近五百两银子。周王只是出现一下,证明这西瓜的确是寡人种的便回宫处理公务了,方眉全权负责西瓜的买卖和后续事宜。五百两银子悉数归了周王的私库。

    西瓜拿回家,用井水凉它一晚上,在这酷暑的日子里切开吃掉,暑气似乎都随着凉风消散了很多,再听听鸟鸣蝉鸣,便是一个过于闲适的夏日午后。

    众大臣不太明白陛下玩这一出是干嘛,西瓜卖完了,她也消停了,慢慢地大家也以为不过是陛下随性,毕竟她流连勾栏的事也不是没有过,突然感兴趣种了西瓜这种事也很正常。

    但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漫长,尝过西瓜的人再也没有西瓜吃,未免抓心挠肝。

    有些大臣汇报完公事,总是要问陛下一句,西瓜确实没有了吗?

    周王道:“寡人也未曾想过这东西会这么受欢迎,寡人已经与江司丞商议过,带她回京,寡人挑京郊一块地给她,让她专门用来种植西瓜,她种的西瓜比寡人种得更加好吃,届时应该能批量供应,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稀缺了。”

    这一下子又把人支到了明年,众大臣只好悻悻而退。

    从此之后,在平京城内,西瓜作为一种传说中的水果,因为就连王宫内今年也再也种植不出来,便为它披上一层更加神秘又过分稀缺的色彩。吃过西瓜的贵人口口相传,尽情给未吃过的人们描述得天花乱坠。作为参加过丞相和鸿胪寺卿家赏月宴的官员们则表示,江司丞亲手种植的西瓜要比陛下种的还要好吃几倍。

    关于西瓜的传说从此以后便长久地存在于平京城达官贵人的梦里。

    到了九月中秋,周国境内最晚的农作物也迎来丰收。永安郡和长平郡迎来五年最高的粮食产量,其他郡县大差不差,也没有比往年更差,赋税收上来先填补国库,按王坦的计算,周国的国库这次便可恢复到周王第五次开仓之前。

    “总归还是很穷就对了。”江离总结道。

    她们如今也遇到了难题。她们已经在东吉郡待了一个半月,《东吉郡争粮行动改造方案》已经做出来了,但几个人商量着说,这方案怕是推行不下去。

    原因是东吉郡这个地方的百姓特别不服管。

    东吉郡,就是当初爆发流民之乱,周王御驾亲征的地方。江离到了这边才知道为什么这里会出现流民。

    之前无论是永安郡还是长平郡,百姓看见他们总是欢迎的,也知道他们是为了改良土壤种植,提高粮食产量,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也不会拒绝一批帮他们种庄稼赚钱的人。

    但东吉郡情况有些特殊。

    一片望湖山丘横穿整个郡内,望湖山丘是一片裸露的岩石组成的丘陵,很难种植作物,土地面积就被挤占得很少,因地形复杂,路修得也差,交通十分不便,这里便成了一个十分偏远无人愿意过来的地区。

    平原地区的永安郡尚且会因为周国半年旱半年涝的神奇天气而种不出什么东西,何况土地特别稀缺的东吉郡。

    此地百姓与其说不欢迎争粮小队,不如说已经处于一个十分摆烂的心态。县令带着江离跟里长们见面,里长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村庄又穷又破,百姓麻木不仁。让他们讲讲种地的事,除了吐口痰在街边,骂老天无眼,官官相护,要么就挥挥手便钻入房屋不愿多谈。

    他们非常不信任朝廷,但却很容易被人煽动情绪。有人带头起义,他们摇旗呐喊,起义的流民被周衍斩了首,他们不声不响,继续缩着头活着。

    他们自己过不好,也不想要别人过好,里长说他们村里有人有一年种的洋芋收成不错,第二年开春就发现自己家的地被人泼了石灰水,土被烧得种不了地了。

    朝廷给他们的救济粮,他们吃了,吃完继续骂朝廷,整日在村子里下棋赌钱,不想种地,不想做工,朝廷开仓放了八次粮食,他们吃完了,没有了,继续骂朝廷。

    江离刚来的时候,就看见田间地头,大叔大妈们斜着眼睛看她,待她回看过去,又会畏首畏尾地钻回了屋。

    江离毕竟还是个小姑娘,郑浩挡在她面前挨家去敲了敲门,结果都差不多,村民们都是一副缩头缩脑的样子,给他们几个人弄得一头雾水。

    靠自己研究明白土地现状和气候情况,走过五六个村子,后来又去了下一个县,差不多也过了十几天。村民们似乎觉得来的这波京官和之前杀红了眼满脸是血的周王不太一样,也不知怎的胆子大起来。

    这一日在江离一边查看土壤和作物,一边说些什么,几个人用笔认真记录的时候,忽然就来了几个扛着锄头的百姓,杵着锄头站在他们跟前,流里流气地言出不逊。

    “官老爷们也别在这儿忙活这些没用的了。我们反正也不准备种什么地了,费了一年劲,种不出二两米。种什么地都不如给钱。朝廷那么有钱,当官儿的一个月肯定好几两银子吧?每个人捐点儿给我们就完事儿了。”

    郑浩:“朝廷哪儿有钱,都开仓放粮给你们了,陛下的私库都所剩无几。”

    村民朝旁边狠狠地吐了口唾沫:“这话说出来你们不害臊,我都替你们害臊,京城当大官儿的,我就不信他们能穷成我们这样。”

    谈不下去,双方不欢而散。

    江离:“这个村子的问题一看就不是我们这帮搞地的能解决得了的。”

    王坦:“师父,搞地的也太不好听了吧。”

    江离挠挠脸:“那就种地的。”

    几个种地的围在一起讨论一会儿,还是江离准备写信连同《东吉郡争粮行动改造方案》一起送去京城,让周衍定。

    晚上吃完饭,江离出门适当地散散步,消化一下她最近因为穆彤做饭好吃而日渐鼓起的小肚子,远远地便看见白日里杵着锄头口出不逊的村民在村口盯着她看,眼睛里全是隐隐暗暗的东西。

    江离浑身一个激灵,汗毛差点倒竖起来。

    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

    江离很合时宜地想起这句话来,见那人拎着锄头,果然慢慢地在夜色中往江离这个方向走。

    江离忽然有些害怕,她一害怕,浑身就有点发抖,她壮着胆子想,她可是钦差,一个村民为什么这么大胆子,敢冒犯钦差的吗?啊啊啊你不要过来啊!我害怕呜呜呜……

    小姑娘呆愣楞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衣服下的小身板抖成了筛子。

    那村民走到她跟前停下,看她吓得鹌鹑一样,一口唾沫吐到一边:“京城里的官儿都像你一样胆子小么?要我说女娃子做什么官,在家里相夫教子才是正经。”

    害怕的江离还知道梗着脖子跟他理论:“当今天子也是女人,你看不起女人,可是大不敬之罪!天子可是亲手杀了你们几十个流民的人,凶悍得很呢!”

    男人没说什么,锄头在地上顿了顿,道:“别费劲了,我们不想种地,你是当官儿的,你去跟陛下说,让朝廷没事补贴我们点儿,想着点儿东吉郡的百姓们就成。”

    江离看他倒是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便壮着胆子问:“我可以让你们的土地变得更好种,只要你们按照我的方案来,产量会比以前提升一倍。”

    男人嗤笑一声:“小姑娘,穷人的一倍,也没有多少的。”

    男人说完就转头走了。

    将近两周以后,周王亲自来到东吉郡。此处不比永安郡,周王能亲自来一趟,约等于再次御驾亲征,路途十分遥远,因此众人也未曾想过陛下能亲自前来,慌张地跪下磕头。

    周衍下了马车,揉揉有些酸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