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不肖帝(快穿)

11、第十一章 真假嬴政(11)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不肖帝(快穿)》11、第十一章 真假嬴政(11)(第1/1页)

    前世嬴政其实跟秦庄襄王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

    在他离开赵国之前,嬴政还是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奶娃娃,等回到秦国,质子变太子,后来又成了秦王,几年不见的父子之间,再难有从前在赵国时那种相依为命的亲昵感。

    更何况,秦王还有个幼子成蟜。

    从来父母爱幼子,又何况嬴政多年不在身边,就连秦王都不记得也想不出他现在的模样,才会被吕不韦和赵姬以假乱真骗过。

    嬴政当初若不是故意装死,逼得吕不韦和赵姬带着假货上路,如今也不会引出秦王的歉疚之心,将原本对吕不韦的感激和对赵姬的情意,尽数放在他一人身上。

    否则以秦庄襄王的性子,对吕不韦深信不疑,加上昔日的恩情,简直就被吕不韦和赵姬吃的死死的,再来一次依然会将秦国和嬴政托付给这位摄政辅佐。

    而小小年纪的嬴政,就算说出吕不韦和赵姬的事,既不会有人信,也未必能到得秦王耳中,甚至更大的可能,是在他刚露出苗头时,就被吕不韦和赵姬联手干掉。

    他那位亲娘,又不是第一次想他死了。

    与其跟着来继续忍气吞声当傀儡,还不如另开一条路子。

    何况,有金手指在身,不用白不用。

    系统:“……”说好的全靠自己,用不着它这个废物系统的呢?

    嬴政:“连你都是朕的,你的难道不是朕的?”

    系统:“宿主说得对。”话都让他说完了,它还能说什么?

    好在秦庄襄王伤心于吕不韦的算计,赵姬的背叛,倒是将一腔的慈爱之心,都放在这个被亲娘抛弃的儿子身上,既怜他小小年纪便替自己在赵国受苦,又喜他性情坚韧不拔,于困境中寻得生路,还请回荀卿这等闻名诸国的大儒。

    为弥补这些年缺失的父子之情,秦王几乎将嬴政每日都贴身带着,连接见群臣时也不例外,引得朝堂上下,都对这个半道里杀出来的公子侧目而视。

    秦国与其他诸国不同,诸国哪怕称王称霸,也要扯块礼仪大旗来做遮羞布,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为诸侯长的层出不穷,秦国国君最早不过是周天子的一个车夫,封地也属于蛮荒夷狄之地,靠着一代代的军功起家,才在此时于诸国之中称雄,连六国合纵都未能抵挡秦国之强,可见秦军之悍勇。

    正因为如此,秦国武将重于文臣,封侯多赖军功,能在秦国朝堂立足的,大多以军功傲人,便是张仪当初以连横之计破六国合纵,得封秦相,其实在秦国的权柄也十分有限。

    如今的秦庄襄王继位,本身并非好武之人,又破例对吕不韦这个赵国大商人封侯拜相,早有不少秦国勋贵不满,只是碍于君权,只要吕不韦不与他们争夺军权军功,尚且能忍,可没想到吕不韦竟然带来的是个假货,真公子一出,吕相立刻倒台,众人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在了嬴政身上。

    这位真公子才不过总角之年,孤身敢行千里,拜大儒,其胆识勇气的确非同寻常,可一无母族依靠,二无权贵扶持,单靠秦王一时宠爱,不知可能长久。

    更何况,秦国武勋之盛,对于荀卿这样的大儒,并未放在眼中。

    然后,就在韩非和李斯手里,栽了跟头。

    原本李斯一人,就曾替嬴政掌控朝堂百官,统一文字货币,修御道筑长城,设立郡县制等等,皆是史无前例的君主集权制,方能一统六国,后来的历朝历代,哪怕口称暴秦,但对于秦始皇和李斯这对君臣开辟的全新制度,还是悄默声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尽管此时的李斯,尚未经过历练,手段不够老练,但身边多了个才智不亚于他的韩非,给予他强大压力的同时,也激发出他的不少潜力。

    韩非虽口舌不便,但善于著书立说,文辞之犀利,可谓以笔为刀,以文字论道,别说一般人,就连李斯这等油滑的老鬼都扛不住,前世一听嬴政要启用韩非,才会设计离间后,又将他毒死。

    如今两人尚未成为对手,双剑合璧,朝堂廷议,可谓无敌,又岂是那些动辄以刀剑论输赢的武夫能够抵挡得住的。

    毕竟,秦国素来自称以法治国,军功为上,可若论法家,普天之下,谁能与这两位法家代言人相比?

    而这两人,岂是私下里,却对嬴政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都是已过而立的成年人,嬴政才不过十来岁,但论及政事,谈起法度,丝毫不逊于两人,加之地位超然,哪怕年幼,在秦王君臣面前,亦有一席之地。

    别人都以为嬴政是借了两位师兄的光,所说之道都是靠他们提前预备,只有他们两人才清楚,这些都是嬴政自己的想法。

    只有嬴政自己知道,他比其他人多了两千年华夏文化积累,甚至连韩非李斯二人如今尚未思及之事,都了如指掌,脑中的记忆宫殿,更令他有过目不忘之能,应对这些朝堂之事,可谓牛刀杀鸡。

    他只出了一次风头后,便得到秦王嘉许,问他要何奖励,嬴政不假思索地答道:“儿臣请父王准许,让儿臣习武从军。”

    秦王一怔,面色大变,“吾儿何出此言?莫非有人胡言乱语?”

    他并非不知,自从吕不韦和赵姬死后,就有人在外传言,吕不韦带来的那个公子是假,而这个公子也未必是真,当初吕不韦既然可以用假公子骗过秦王室的血脉检验,可见其中有诈,又如何能证明嬴政亦是他亲子?

    赵姬原本就是吕不韦姬妾,赠予他时已非完璧,秦王当初因她与自己相识于微末之时,共患难之情,胜过常人,加上母凭子贵,才会坚持在继位后给予她夫人之位。

    如今她和吕不韦合谋换子之事暴露,这宗室验血之法显然有隙可乘,他们用过这一次,也未必就只有这一次,其他人难免会怀疑到嬴政身上。

    更何况秦王还有一个儿子成蟜,如今年方三岁,其母正是秦国贵族之女,血脉高贵,又是在宗室眼皮底下怀孕生子,绝无可疑,在宗室之中的呼声,自然就高过了嬴政。

    而在秦国,想要立功立威,最快的途径,就是从军。

    嬴政前世与这位父王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唯有此时,能深深感受到难得的父爱,便一反常态地向他解释。

    “父王过虑了。儿臣岂是那种会受他人言语挑唆之辈?只是以儿臣之见,我大秦以武扬威,以军功论勋,儿臣身为王子,亦当以身作则,从军入伍,若能侥幸立下军功,也不枉父王对儿臣的一番苦心教导。”

    “儿臣虽年幼,但无惧行伍之苦,还望父王成全儿臣之心。”

    有荀卿带着几位师兄在朝中坐镇,已尽得秦王信赖,他又何必在此劳心费力地跟那些鬼蜮之辈算计宫斗,倒不如尽早入伍,掌握兵权,日后才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秦王见他如此诚恳要求,大为感动,终于还是点头:“既然吾儿执意如此,那寡人就不阻拦。内史蒙武有一子名蒙恬,年方十二,亦是今年要从军,便让他与你为伴,一同入伍吧!”

    蒙恬?!嬴政目光一亮,暗暗握起拳头,好久不见。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