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女世子

10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女世子》100-120(第2/28页)

怕的。”赵希言碎碎念道。

    修长白皙的五指轻按琴弦,起身随坐于赵希言身侧,伸手将她褶皱的衣裳轻轻拉好,“世子不知道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便会连曾经最惧怕的东西都忘了么?”

    赵希言知道晋阳公主意有所指,便将手中的鱼食全部抛出,轻轻拍了拍手掌,“先前筹备的皇子婚礼,加上中秋宴,与几度三司会审以及大九卿圆审,再加上我的冠礼,我竟然不知国朝竟如此有钱,赈灾之后,今年冬至陛下还要亲临去祭祀。”

    “户部的支出早已是赤字了,”晋阳公主道,“是陛下要执意祭祀,户部又能如何,如今朝中,无人敢进言,唯怕惹怒陛下不快,丢了前程不说,恐连性命也保不住。”

    “今年户部支出之大,又逢天灾多难,府库亏空,陛下为何还要执意祭天呢?”赵希言摸着光滑的下巴思索道,“《春秋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来天子都将祭祀作为国家最重之礼,陛下选在这种天灾人祸并行之时,难道真的是为天下苍生乞求安宁与求风调雨顺么?”

    赵希言又自顾自的摇头,“统治者将皇权与神权集合,将自己视为天之子,北方诸胡称天为长生天,亦是最高神,然中原的天,亦是,百姓们无不畏惧就处在头顶的神明,儒家将此纳入统治者思想之列,意在维护皇权,与三纲五常,教化万民实则是控制万民之思想,愚昧百姓,皇帝要祭天,以示自己的正统,同时”

    赵希言忽然阴森下眉眼,犹豫的问道晋阳公主,“我听闻太医院院使每过几日就会至乾清宫为陛下视诊,而视诊后的脉案皆会封存起,除了陛下与院使之外,无第三人知晓,陛下的身体”

    “是,”晋阳公主回道,“陛下身体近些年来每况愈下,如今只是看着精神,全靠太医院的汤药强撑着。”

    “公主的父亲,还真是贪恋权势啊。”赵希言道,“怪不得我父王常说这天下最最自私之人就是皇帝了。”

    “礼部有消息,”晋阳公主提醒道,“今年冬至祭天陛下亲临登坛首献,而亚献是太子,终献为代王。”

    赵希言楞住,晋阳公主便又道,“往年祭天,亚献都是齐王,而终献皆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或是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亲王,而今年”

    赵希言侧下身子,就着晋阳公主在身侧,毫无顾忌的躺了下来,头枕在她的腿上,“啧啧啧,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作者有话要说:  赵希言:“真香?”

    晋阳公主:“滚!”感谢在2021-09-04 14:50:32~2021-09-05 14:30: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愚生未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你芜湖 30瓶;日月当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世子的怜悯

    ——武英殿——

    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入内, 将密探所得各地消息一一上奏。

    “前不久燕王世子又去了燕春阁,还将那名花魁带回了府内,之后便去了齐王府, 袍服之下还裹了丧服, 似是去吊唁的。”胡文杰道, “昨日午后, 世子又去了晋阳公主府, 这是本月来第四次了, 世子与公主的走动, 可谓是频繁。”

    皇帝摩挲着手背, 问道胡文杰,“卿如何看?”

    “臣斗胆冒犯,”胡文杰拱手,“公主是太子殿下的亲姐姐, 如今与世子走动频繁, 恐是在为储君谋划,毕竟燕国是乃国朝北境的门户。”

    “陛下。”一侧的老太监忽然插嘴,“提起晋阳公主与燕王世子, 小人想多言一句。”

    “说。”

    “犹记得十年前燕王世子第一次入京,与诸皇子一同受学,那一段时间中, 便与晋阳公主姐弟二人感情深厚, 世子常随于公主身后。”

    皇帝撑着脑袋苦思了一会儿,只自责了一句, “晋阳久未成婚,亦是吾为人父的失职。”

    “陛下。”殿外内使入内通报,“代王世子求见。”

    皇帝遂屏退锦衣卫, “传。”

    代王世子稳步跨入武英殿内,“代王世子赵雍叩见陛下。”

    “世子入宫,所谓何事?”皇帝亲自扶起代王世子很是和气的问道。

    代王世子旋即从袖子里抽出一份脉案,“回陛下,家父年事已高,身体抱恙,卧病在床多日,这是代王府良医所的医官近些日子视诊的脉案,今日一早礼部前来宣告,让家父在祭天上为终献,然家父的身体,恐难以撑起衮冕登坛。”

    皇帝看着脉案,稍稍皱起眉头道:“前不久老王爷还入宫来为晋王求情,朕瞧着精气神并不差。”

    代王世子摇头,“家父年岁渐高,那日入宫也是强撑着身体,除了祭天,还有宗人令一职,家父拖臣带来了一封辞呈。”说罢,代王世子从袖内又拿出一份奏疏,跪伏上呈道:“请陛下恩准。”

    太监将代王世子手中的奏疏转呈,皇帝仔细瞧了一遍后长叹下一口气,“来人。”

    “皇爷。”

    “传旨太医院,让院判领御医至代王府为代王视诊。”皇帝吩咐道。

    “是。”

    代王世子听之,连忙叩首,“谢主隆恩。”

    代王世子离去后,皇帝陷入了思考,望着桌上那封辞呈,皇帝按了按额头,“具有资格登坛的臣工如今都已致仕,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代王也卧病,那么这终献,该由谁呢?”

    皇帝将手搭在桌案上不停的敲打着桌面,一旁的老太监听出了主子的困楚,“国朝自建立以来,太祖皇帝尤为重视祭祀,按照祖制,皇帝首献,储君亚献,而这终献,若是由宗室,便由皇帝最亲一支嫡长,或手足,或子嗣,如今楚王殿下与汉王殿下皆以成人,都具有资格,然国朝宗室之中,除了代王之外,最具有资格的人,当属燕王,燕王是皇爷的手足亲兄弟,又是有功的塞王,只是燕王殿下为国戍边,恐是不能赶来冬至祭祀了。”

    经高士林一番说辞,皇帝开口道:“燕王的确是最具有资格登坛祭天之人,但边防事关国家的安危,燕王一去一回最快也要半月,有消息说诸胡各部首领聚于鞑靼的王廷内,推举出了一名新的大可汗,是先鞑靼可汗的长子,上次来使的那位郡主,是先可汗的爱女吧,诸胡此番作为,是想要重振蒙古帝国吗?”

    “元朝已经灭了有数十年了,各部落自立门户,诸胡如一盘散沙蜗居在北方,即便推举了可汗作为众部落之首,但人心各异,首领之位,应有不少人觊觎。”高士林于一旁道,“陛下坐镇天下,诸胡又起敢放肆呢。”

    “国朝的北边由燕王把守着,朕虽然忌惮他,却并不想要开启战争,因为一旦战起,燕王是胜是败,于朝廷而言,都无益处,朕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若局面一旦失去掌控,那么天下真的就要大乱了。”皇帝极为无奈的摸着胸口叹息。

    高士林闻之,伤神的走上前,“皇爷一定会洪福齐天。”

    皇帝将头枕在椅背上,仰头望着武英殿的中间的雕梁画栋,“哥哥。”

    “小人在。”高士林连忙叉手应道。

    “还记得朕幼与你说的那个梦吗?”皇帝问道。

    “记得”高士林连连点头,“那时候还是太宗在位之时,皇爷也只是亲王嫡子,先帝随太宗北伐,皇爷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半夜从榻上爬起,守夜内侍竟失职睡着,害的小人一阵好找,后来皇爷告诉小人,在王府后花园的河池里梦到了有龙现身,结果太宗出征大胜归来,不顾群臣反对立了随出征的先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