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女世子

40-6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笔记小说网www.jiubiji.com提供的《女世子》40-60(第1/30页)

    41、君如天上月

    听琴的屋外, 陈平与晋阳公主的左右侍卫针锋相对,神情紧绷,脸上充满了对晋阳公主的不信任, 双眼一直盯着屋中,似乎已作好了随时冲入的准备。

    赵希言的近身内侍也是焦急的立候在一旁, 唯有花魁一人, 似与自己无关一般神态自若的斜身坐在椅子上。

    晋阳公主的侍卫揣着双手站在阁楼一脚,二人凑近小声嘀咕着, “还别说, 这花魁的长相,就连公主府的歌姬也是稍逊一筹, 怪不得会迷的燕王世子日日来此。”

    “以色侍君,能得几时?”另一侍卫持不可靠的态度轻轻摇头,“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驰。”

    “公主为何这般上心世子, 听闻世子又宿于燕春阁, 连皇后殿下的传召都不去了。”

    “世子毕竟是宗室子弟, 流连于青楼有损皇家颜面,公主是陛下的长女, 也是世子长姊, 自然得说教了。”

    “公主关心世子, 可不见得会受待见,瞧瞧世子的人,看见咱们就像见瘟神一样, 不知道还以为我们欠他钱了。”

    陈平既不待见晋阳公主的人也不待见花魁,除了对赵希言,任谁他都是一张冷脸。

    杨书瑶见陈平额头一直紧绷, 可见明显的青筋,于是开口道:“公主与世子是至亲,长史又何必这般担心。”

    “青楼女子卖笑为生,岂知政事之深。”陈平冷道。

    陈平的冷漠与暗讽,多多少少于好心宽慰的人来说有些刺耳,“哦?”

    “长史的意思是,风尘女子只会缩在楼里勾引男子,不关心家国大事,不懂国事,因为奴家比长史身份低微,可是不知道,长史在面对位尊者又是如何的态度呢?”杨书瑶怼道,“长史自视清高的姿态不过是因处于人上,你们主仆倒真是有天壤之别。”

    “位尊者?”陈平发出质疑,“姑娘是觉得自己会成为位尊者,通过世子改变贱籍的身份,又或者是妄想成为世子正妻吗?”

    “我可没说过,”杨书瑶否认道,“你以为人人都稀罕入侯门么?”

    “你…”

    屋内,晋阳公主与燕王世子仍在交谈中。

    对于晋阳公主第一次吐露坦诚与心中的顾及,赵希言这才意识到京城的局势要远比自己所见的复杂,继室不受宠,而曾经的原配遭到灭门,连同先太子一起被废,赐鸠于狱中,且从宗牒上永远除名。

    “李氏绝对不会成为下一个张氏。”赵希言回答的很是肯定,似在向晋阳公主做担保一样,“公主还有整个燕王府做助力,不是吗?”

    “你让我凭什么完全相信你呢,仅仅依靠手中的把柄吗?”晋阳公主反问。

    “那天夜里在酒楼,公主为何会亲自动手?”赵希言问出了自己埋藏在心中许久的问题,“我想不明白,所以想向公主要一个答案。”

    晋阳公主紧锁眉头,扭头道:“没什么,只不过是前两次失利导致我对他们的信任全无罢了。”

    “我不相信。”赵希言道,“若那天夜里不是公主,换做任何人恐怕我都已经成了刀下亡魂,燕王府的暗卫远比锦衣卫,他们都是我父王亲自训练的,能除掉我的暗卫,便说明身手足够,失去内力的我又如何能敌。”

    “所以呢?”晋阳公主质问,“世子想表达什么?”

    “公主不想杀我。”赵希言回道。

    晋阳公主听后不禁失声一笑,盯着赵希言冷道:“世子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吗?”

    “难道不是吗?”赵希言反问,“杀我没有任何好处,一向聪慧的晋阳公主怎会不知其中利害。”

    “好好筹备端午吧,”晋阳公主转身,语气平淡的朝前迈步,“我来此是为亲自告知你,好让你收收心心思。”

    望着离去的背影,赵希言上前一步,语言激烈道:“我是真心爱慕阿姊,从幼时便是。”

    晋阳公主再次站定,僵在原地却始终没有回头,只是那原本维持礼仪而端在腹前的双手似无力的垂了下去,“你知道吗,”晋阳公主无力道,“整个宗室之中,我只羡慕你,从少时便是。”——

    ——栖霞寺——

    明徽君碑前,一辆马车经停,送车内女子入寺后又驶离。

    穿襕衫的士人身材修长,路过明徽君碑时驻足,抬头观摩了一眼碑上的唐代书法,随后转身,挪步之时发现了地上的掉落之物。

    士人弯腰拾起,发现是女子的金钗,又想起方才入内的只有一个贵家小姐,遂提衣摆,疾步追了进去。

    “姑娘。”士人入内,恰好追见一朝前走的年轻女子,发髻上挽着一支簪子与几只金钗,但似左边少了一钗。

    “姑娘留步。”士人再次唤道。

    女子听见有人呼唤,而旁侧又没有其他年龄相符之人,遂回头,“先生在唤我?”女子打量了士人一眼,据其衣着定称谓。

    “正是,”士人站定,旋即用绢布摊于掌心,将金钗放之,“此钗是否是姑娘之物,方才在下于明徽君碑前所拾。”——

    >>

    女子见样式眼熟,旋即抬手摸了摸发髻,感激道:“是妾掉的,多谢先生。”

    士人将钗子双手不沾的奉上,“物归原主。”

    女子见士人举动,想起之前所遇见,这一对比,变产生了极大的差别,“还未请教先生名讳。”

    “张九昭,字子言。”张九昭回道。

    “你就是今科的探花郎?”女子忽然楞道,旋即又打量了一眼。

    “姑娘怎知?”

    “兄长一回来便说了先生,还说与先生廷试之前于奉天殿外相识,兄长极赞赏先生的才华,日日说道。”女子回道。

    张九昭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姑娘是伯衡兄的妹妹。”遂作揖,“今日之缘,不请自来。”

    “兄长说探花郎不仅文采好,人也长得十分俊郎,先前有燕王世子,为京城女子人人称赞,今日妾见先生,论才华与品行及容貌,当要远胜那世子。”孙氏道。

    “孙姑娘说的世子,可是燕王世子?”张九昭问道。

    “正是。”孙氏点头。

    “未曾注意容貌,不过,他是在下的恩人。”张九昭又道。

    “恩人?”孙氏不解。

    “会试前,我因事而耽搁,至贡院为官员所阻,是世子出面相帮,后又因时辰即将锁院,搜身便只走了个形式,这才没有耽误,未缺会试,方有今日的进士及第,”说罢,张九昭擦了擦额头,“说来惭愧。”

    “按先生之言,那世子还是极好之人了。”孙氏道。

    “身为王公贵族却没有丝毫的官威,这已是难得,”张九昭回道,“且燕王府的权势,天下谁人不惧。”

    “先生说得在理。”孙氏道,又问,“先生也是来这栖霞寺祈福的么?”

    张九昭点头,“听闻寺庙里的弥勒佛极为灵验,我来为自己即将入仕求一个平安顺遂,寒窗苦读二十载,不求封侯拜相,但愿能为君王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

    ——燕春阁——

    紧闭的门忽然打开,一阵春风从楼阁临街的长廊吹入,随着门开风也扑面而来。

    晋阳公主左右见之连忙上前跟随,晋阳公主跨出房中,与花魁对视一眼后冷漠的离去。

    陈平见状连忙入内查探世子的安危,“世子。”

    赵希言负手站在外边的长廊上,望着楼下的街道,正对燕春阁的东门,晋阳公主走出,登上车架时还抬头往燕春阁东楼的楼顶瞧了一眼。

    四目相对,深远的目光中相互猜不到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旧笔记小说网丨www.jiubiji.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旧笔记小说网|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